第540章 天路44(2 / 2)

但生儿生女非人力能决定,孩子也是无辜的。

她轻轻拍着儿子的襁褓“我们把他养得和爸爸一样棒,一样优秀。”

易晨被老婆一句话治愈。

儿子一岁时,方翠翠抱着儿子拍下了博士毕业照,走出锦城大学进入一所一般高校做老师。

易晨手机里有方翠翠很多照片,后来他怕换手机丢了,定期洗照片,方翠翠有一次翻相册,看到了很多自己没见过的。

其中几张,几乎串起了她这一路旅途18岁除夕夜,穿着厂服独自一人看焰火的她;20岁成为会计,穿着白衬衫下班的她;在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一起拍下毕业结婚照的他们;在著名的锦城大学博士毕业,一家三口的合照。

蓦然回首,才发现这一路,易晨陪了这么久,陪她走过困苦,陪她享受成果。

工作后的翠翠人生趋于稳定,高校虽然排名很低,但是老师待遇很好,她想做研究想上课都有空间和机会,前16年经历和出身的确限制了她的上限,不过如今走到的位置已让她知足满意。

方翠翠和易晨的往后余生都很平凡,一个高校财经老师,一个中学体育老师,生活富足安逸,没有大富大贵但平安喜乐。

方翠翠将易晨的父母当成了自己的父母孝顺,一辈子都没回那个城市,更别提那座大山。

大姐二姐做生意各有起色,大姐把早餐店做成了老店,十几年不挪窝,不扩张,夫妻俩个守着店养大了儿子女儿,供他们上大学买婚房;二姐从麻辣烫做起,赚了钱,又开了火锅店,收入比方翠翠夫妻都高;方涛听了方翠翠的建议,拿下了工厂的快递驻点,他当初学的电脑、物流课都有了用处,快递公司的各种系统,他一个人也不会抓瞎,起早贪黑搞定一个快递站,几年便赚了一套房的首付。

方翠翠只在前期帮了他们,后面几乎不插手,等到他们事业小有成,她更是不管了,各自生活,空闲聚聚,仅此而已。

对于老家,她的态度冷漠又强硬,大姐想劝,被二姐拦下。二姐是为大姐好,她懂翠翠的心思,大姐劝太多惹恼了翠翠,翠翠肯定会疏远她,何必为了老家那几个人伤害彼此姐妹情?

方翠翠指望不上,其他三人赚钱也不少,方爱民和方海曾经打这三姐弟的主意。大姐那个性子,好几年都是狠不下心,三不五时接济娘家,但有一年,婆家娘家似乎闹了矛盾,大姐和大姐夫也第一次起了争执,方翠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正大姐不再拿钱给弟弟了。

方涛在锦城买房结婚,大姐二姐把孩子接了过来念书,这三姐弟也就过年回一次家,还不一定回,大山里的老家对他们来说很远了。

但是四姐弟的存在还是给小镇、大山带去很多变化,更多年轻人出来打工,方翠翠资助的女孩也都一个个上了高中,原来封闭的大山因为年轻人走出去渐渐打破封闭。

除了这些亲戚,小王和方翠翠易晨的合作历经八年,后来小王想去市区开奶茶西点一体的奶茶铺,蛋糕店就关门了,但此时三人已经赚了许多钱。

小王买的小镇房子也拆迁了,小王直呼翠翠是她的财神爷。

易晨抱着方翠翠也说这是家里的金元宝,他们当年买的房子全都涨了一倍,这些年方翠翠理财收益非常可观。

拆迁那年,辉辉结婚。方翠翠和连大叔年年联系,辉辉在外上学的日子,她经常电话关心甚至陪老人去医院看病,所以她也收到了请柬。

曾经沉默的少年已经成为大厂程序员,身边的新娘漂亮开朗,笑起来眼睛仿佛带着小星星。

他们来敬酒,走到了方翠翠和易晨前面。

新娘不知道怎么称呼,看着辉辉。

辉辉抿唇,介绍说“这是……我和你说过的,方翠翠和她的老公易晨。”

新娘恍然大悟,忙给他们倒酒。

方翠翠玩笑“你说了我什么坏话?”

辉辉表情认真地敬过来,说“我不在家的日子,多亏你照顾爸妈,谢谢。”

方翠翠提杯轻轻碰上去“连大叔从前对我很关照,如今他们老了,自然该由我关照他们了。”

辉辉提提嘴角,接过新娘手里的酒瓶,又给方翠翠倒了一杯“为我年少无知……赔礼道歉,对不起。”

这一杯,他不等方翠翠喝,自己一饮而尽。

方翠翠拿起酒杯喝了一口,表示一切早已随风而去。

辉辉脸上露出释然的笑。

少年时那些做错的事,梗在心间的后悔和懊恼就像一根软骨刺,今日直接拨开拔掉了。

新娘知道丈夫的心事,为他开心而笑,易晨不知道,看着这过分默契的一幕心里酸溜溜的。

回去路上他就问了。

方翠翠“你以为我们什么关系?”

“那肯定没什么关系。”易晨嘴硬。

方翠翠笑,说了那短短的、早就被她抛在脑后的故事。

易晨想过很多可能,都没想过会是这样,顿时对今天的新郎印象暴跌。

“小年轻真是眼神不好,这么大一块璞玉在眼前,居然这个态度。少年人靠不住,眼睛只盯着表面的浮华富贵,不知道人最重要的是内在。”

方翠翠由衷说“这是人之常情吧,像你这样的人才不太多。”

易晨“也不能这样说,当年那个绿毛,因为你做了我女友,他再也不肯来见我,大学毕业谈了恋爱才终于记得我这个老师。”

方翠翠想起那个少年了,笑起来“那也算是我们的媒人呢。”

说到这,方翠翠问他“那年,你说要当一个读者,看我这个大女主的,我想问你啊,看到这,你还满意吗?”

易晨闻言含笑看过来“大女主,那你对配给你的男主……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