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我还小,九十五(2 / 2)

路痴导游 花盛开 1703 字 2022-09-18

好吧,等她。

看着桌上的珑字,何欢心中有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还没正式跟她表白过,等她来了,好好跟她表白吧。

银杏村有村在林中,林在村中之美誉。游客渐渐离去后,越发静谧安宁了。

傍晚,何欢在一片没有人风景好的林子里停下来,定位让游客来找他。

阳光斜射,黄色阳光跳跃在黄色杏叶上,晚风吹来,银杏如黄蝶漫天飞舞。

何欢拿着相机拍了几张,游客也来了。

何欢又给他们拍照。

除了龙姑娘,没有一个游客想起给他拍照。合影不算。

龙姑娘还是与众不同!

虽然是他的游客,却没把他当成一个导游,而是当成一个普通人,脱离了职业外衣。

意识到这一点,何欢满心喜悦。

游客已经三三两两走开了,何欢把相机递给周师傅,让周师傅给自己拍了几张。也给周师傅拍了几张。

带着他们去界头村吃饭。银杏村有客栈也有餐厅,价格稍贵,味道一般。但不坐在银杏院落里吃一顿饭,总是遗憾。

所以踩着细碎的金黄阳光,满地黄叶,走进稍远一点的界头村。

这里的银杏没有那么多,也没有游人的踩踏,松软地铺在地上。大家小心翼翼地走着,都舍不得下脚。

一户人家门口,一个小女孩却不管,飞跑进去,大声报告“小白龙哥哥来了!”

“她应该喊蹭饭的来了!”游客道。

何欢白他们一眼。

一家人已经迎出来,有老有少,最老的白发白胡子爷爷,如老神仙一样,老远伸出手来,拄着拐棍走过来。

何欢赶忙跑过去,握着老神仙的手,就扶着他胳膊,“爷爷,您高寿啊?”

“唉,我还小呢,九十五!”

“哇!”游客们都惊叹。

一群后人也是满脸笑容,也有几个头发花白了。

估摸一下,是四代同堂。

何欢扶着老爷爷,老爷爷带着他们走进院里。

游客们乖乖地跟在后面,被一家人让进院里。

院中一棵粗大的银杏树。

“哇!”游客们不用主人请了,都跑过去,最美的景果然在人家院子里。

一棵银杏树枝繁叶茂把整个院子都罩住了,院子里铺着厚厚的落叶。

“爷爷,你们家银杏多少年了?”

“六百年了,我们村里的银杏都是明朝洪武年种的。”

游客们看看小白龙,又回到洪武了。

何欢笑道“洪武年间,真是发生了很多大事啊!”

“对!”老爷爷点点头,“我们祖上是洪武年从南京迁过来的。”

大家笑起来,云州全是南京人!

“我家姓张,祖上是军官。一家老小迁过来,好多后人都走出去了,我们还留在村里。”老爷爷拉着他们在院里的桌边坐下,伸出手,“哎!家谱呢?”

一个大叔笑道“我去给您拿,爷爷!”就赶忙进去拿家谱。

老爷爷又说“开始种了是遮荫。后来发现银杏果还可以吃,还有大夫收去做中药,每家每户都种起来。这银杏又叫公孙树,意思是公公种树,孙子才能吃到果。”

小女孩依偎在公公怀里,害羞又娇气地看着他们,好似在炫耀自己的公公。

“爷爷,家谱拿来了。”大叔把家谱递给老爷爷,还拿来了放大镜。

老爷爷拿起放大镜,翻给他们看,“你们看嘛,我祖上是千户所正千户。”老爷爷伸出一只手,骄傲地说“正五品!”

大家都笑了。

“管一千户人呢!”老爷爷一边翻一边讲他们家的历史。

何欢微笑着听。

游客们也满脸笑容看着老爷爷。

现在年轻人都不爱讲老黄历了,但老人还是很喜欢讲祖上的事。

这一家四世同堂,老公公语言不是很清晰,毕竟是方言,思路却很清晰。

游客听不懂的,孙子就在旁边给他们翻译。

中午见证了千年的缘分,在这里又见证了老百姓的历史。

直到菜端上来,在银杏树下几张桌上放满,老爷爷才意犹未尽地停止讲他家的历史。

都是家常菜,没有饭店那么精致,但是带着大铁锅和柴禾烧出来的锅气和烟火味,特别好吃。

尤其是柴火慢炖出来的土鸡,鲜香扑鼻,入口香透肺叶!大家都喝了好几碗鸡汤。

吃完饭,何欢又继续坐在六百年的银杏树下,听老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

直到院子一片昏暗,银杏繁密的枝叶间冒出满天繁星。

一群人才起身,一家四代,老公公抓着何欢的手,送出村口。到大路上,才放手,跟他们摆摆手,望着他们离去。

大家望着窗外的老爷爷,不舍道“明年我还要来。”

“还要来蹭饭吗?”何欢问。

游客们笑起来,“来看这个老爷爷啊!”

何欢也笑道“老人家喜欢讲过去的事,但是年轻人很少有耐心听了。但我很喜欢。”

大家笑道“看出来了,老爷爷也舍不得你,巴不得你在他家住下来!”

丽江古城的老婆婆,界头村的老公公,何欢想着,自己来一次总要来看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