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论功(1 / 2)

贺祈受伤的事,在奏折里轻描淡写地带过,并未大肆渲染。

宣平帝宣召众臣进保和殿议军功。

卫国公身为兵部尚书,此事他最有资格进言。

卫国公拱手说道“皇上,军功封赏,军中素来有惯例。老臣以为,应该先派钦差去边军核实军功。”

这也是朝廷惯例了。是为了防止军中武将谎报军功。其实就是走个过场。以军中惯例,主将上书的奏折,只要没太多差错,天子都会首肯。

宣平帝笑着应允“此事就请靖国公辛苦一回,去边关一趟。”

靖国公笑着领命。

这一来一回,就要几个月。

宣平帝略一思忖又道“以贺祈为人,不会在军功上弄虚作假。这样吧,众爱卿先议一议军功,看如何封赏。靖国公去边关的时候,将朕的圣旨带上。等核实无误后,便可宣读旨意。”

如此做法,也是前所未有了。

靖国公再次拱手领命,心里暗暗感慨。

贺祈年未过三旬,就立下如此战功,又得天子这般信任器重。他和卫国公都老了,过不了几年就要告老致仕。日后朝中武将,当以贺祈为首。

众臣议了大半日,将奏折所列的名单一一议了一遍。军功最高的,赫然升了三级。最低的,也升了一级官职。另有赏赐金银田地等等。

贺祈倒也坦荡,直接将贺大郎兄弟三个的名字都列了上去。尤其是贺袀,率斥候营立下大功,此次官职升了三级的人正是他。

贺大郎贺四郎各升了一级。

还有一个熟悉的名字,也颇令人唏嘘。正是已故晋宁侯之子郑清淮。

郑清淮是先锋营里的一个总旗,他领着一百人冲锋陷阵,十分悍勇。累计斩首二十余级,还杀了一个鞑靼部落里的中等武将。

按军功折算,郑清淮可以升两级。

众臣颇有默契,没人多嘴问一个罪臣之子怎么会出现在先锋营里。

宣平帝看到郑清淮的名字,颇为欣慰“郑清淮在宫中当差的时候,表现平平,算不得如何出众。到了边军里冲锋打仗,表现倒是十分英勇。”

得,皇上都这么说了,也别吝啬了。

卫国公靖国公等人商议一番,将郑清淮升做六品校尉。

到最后,就该议如何封赏贺祈了。

贺祈是军中主将,官职无可再升。吏部尚书进言,赏赐千两黄金万亩良田。

宣平帝点了点头,又张口道“贺祈亲手斩杀鞑靼可汗,俘获两万鞑靼精兵。大楚建朝百余年,历任边军主将,从无人立下过这等功劳。只赏金银田地,封赏未免有些轻了。”

众臣一听这话音,心里各自揣摩圣意。

宣平帝也没让众人猜多久,很快就说道“平国公是世袭的爵位。朕再赏贺祈一个定国公的爵位,日后可传给次子。”

一门两国公,这是何等荣耀!

众臣皆是一惊。

卫国公反射性地说道“皇上,如此恩宠,是不是太过了。”

宣平帝挑眉一笑“这等战功,必要厚赏。朕今日所言,众爱卿都记着。日后谁立下如贺祈这样的军功,朕同样厚赏!”

众臣“……”

斩杀鞑靼可汗,确实是无可争议的军功。皇上铁了心要厚赏,谁也拦不住。当然,也没理由拦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