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路上(1 / 2)

接下来的一路,两个人的关系形成非常微妙的状态。

李忘尘并未将元十三限放在眼中,元十三限也与李忘尘寡言少谈,他们像是恰好走在一条路上相伴的陌生人,但又有某种别人所不能理解的默契。他们同寝同行,同时吃饭,明明彼此之间往往一天都讲不了十句话,并且这十句话也一定针锋相对、火花四溅,但又永远不会真正动起手来。

这也是当然的,现在的李忘尘绝非元十三限的对手,而元十三限又偏偏不愿杀他,两个人之间完全的僵持起来,形成别人完全看不懂的关系。

距离甜山一役已经过去一段日子,李忘尘也暗中打听过消息,诸葛正我去世之事果然已经传遍天下,为世人所知。

再次听闻这个消息,李忘尘也十分惋惜,元十三限当然更不会开心,脸色十分不自然——他毕竟不是从前那个元十三限,甜山一役中他从头到尾是个为人利用的工具,对他而言同样是不堪回首的一战。

如果是此前的元十三限一定不愿意承认,但现在的元十三限却可放言宣称:自己已后悔杀了诸葛正我。

因为很明显的一点是,相比起李忘尘而言,诸葛正我更可能为自己找到人生的意义所在。

时至今日,四大名捕已带着当日的诸多同伴回到临安府,为诸葛正我举办了葬礼,这场葬礼是近年来少见有苏梦枕、雷损、方应看、狄青麟等临安府中深不可测人物同时出场的时刻,这还仅是江湖人士,官场上更有诸多好友,连同天衣居士、温晚等老一辈人物都算在其中,到葬礼的最后还有蔡京、高求、秦桧甚至是赵佶的亲自登场。

葬礼的排场极大,但盛大的葬礼与寒酸的找个坑埋掉对于这去世的人本身而言并无差别,只有活着的人才会在乎,因为它并不能真正令人复活再生。

所以不管如何,诸葛正我都死去了。

这位武林之贤,皇上之友,文林之仙,侠道之师,大宋白道的中流砥柱,已离开了人们所知所见所熟悉的世界。

这看似不过千千万万个生灵中的一个消失,实际上却可算是整个大宋的惊天巨变,这种变化甚至连远处的李忘尘和元十三限都能感觉到——那就是大宋乱了起来。

据说在临安府内,蔡京、高求、秦桧三人在从诸葛正我的葬礼回到家中,便大办三天三夜不间断的宴席。而在乡野之间,连耆宿之年的老人听到了这个消息,也哭泣了起来。

高官和乡民平日的生活天差地别,但在此时此刻却都有同样一种预感,这预感来自于彼此不同的环境、立场、智慧,但却得出同样一个结论:天下有变,正道将失。

而这变化很快就由李忘尘亲眼目睹。

李忘尘在第十四天到达的一座小镇,刚刚在客栈安歇下来,就见到元十三限的脸上露出个非常古怪的表情,李忘尘正在这边吃饭,他却一声不吭的走了过来,然后狠狠拍了拍桌子。

李忘尘吓了一跳,结果元十三限拍完这一下好似脾气很大的桌子,就立刻转身离开,什么话也不说,什么意思也不表明,回到了自己的客房里去。

这算什么意思?

脑子里抱怨很多,但抑或更多,李忘尘有一下没一下的挑起青椒炒土豆丝,忽然醒悟到了什么,长身而起,离开了客栈,放开自己的五官感受,先东去五里,再西去十里,接着北去,最后南去。

李忘尘尽情触摸整座小镇的天地万物。

而在任何人转头就可看见,但唯独李忘尘永远也看不见的“盲点”上,元十三限点了点头,“聪明。”

他的意思其实很晦涩,但李忘尘偏偏就能够懂得。相比起李忘尘而言,元十三限的感知更加宽阔而广大许多,他在一进到镇子,就发现了“某件事情”,而这件事情则需要李忘尘小心排查才能够进而发现,是以他给了“提醒”。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件事情呢?

李忘尘已“看到”并“知道”了,他的心中解决了这个疑问,却又紧接着涌现出另一个疑问:元十三限为何会在这件事情提醒上自己了?

但不管如何,这件事情就十分急切和紧迫,李忘尘来不及多想,已施展出最强轻功,前往目标所在——那是在小镇南边一角的偏僻房屋内,几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撞破了房门,粗鲁地抓住一个女子的头发,将其往床上拖曳,而旁边是个哭哭闹闹的小孩儿,被另一个男人拦住。

显而易见,这是场强奸。

女子的凄苦惨叫,挣扎哀嚎,在李忘尘的感知中逐步放大,与之对应的则是男人们的淫邪狞笑,污秽言语,两者间杂着于耳边响彻,像是火焰噼里啪啦的炸裂在篝火上,给予人无法形容的冲击感受。

李忘尘心中的怒火也像是在噼里啪啦的炸裂开来。

几乎不到十个呼吸,李忘尘像是一枚飞逝的炮弹,又好像是从天穹降落的流星,沉重无比地砸在房前的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