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月15日,除夕。
今年卢昌中不来了。
他提前打来了电话,给老爸老妈拜了年。
今年他要去几位领导家里走动,就不劳师远征了。
大儿子的情况,卢昌华也跟爸妈说了。
知道现在卢昌中很关键,这也是他一直以来追求的。
家里帮不上大忙,不拖后腿还是能做到的。
“昌华,三叔和三婶要到站的,咱们得走了。”
王瑶催促起来。
“好,好,马上。”
卢昌华赶紧擦擦手,拿上车钥匙跟了出去。
王瑶穿着貂皮大衣,在门口等了一下。
俩人上车走了。
卢家客厅里坐满了人。
五个老头子坐在沙发上喝着茶水。
老韩和老胡头跟昨个回来的地中海王德海调侃。
“行啊,老王头,有眼光啊!”
老胡头有些羡慕的说道。
“我看也行,老太太精神,干净!好。”
老韩也跟着恭维。
王德江是兄弟,对这事不好发言。
毕竟老太太要是进了门,就是他大嫂了,他哪里能调侃这个?
老卢更是不能开玩笑。
地中海也是亲家啊,他咋能说这个。
倒是老胡和老韩能调侃几句。
王德海也不怕别人笑话。
为啥?
他可是光棍了十多年了。
这就够意思了。
当初,媳妇儿出国,他就光着,后来离婚了,也光着。
如今退休好多年了,他找个老伴咋了?
你们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我也得找个知冷知热的。
他嘿嘿一笑,捋了捋头上仅有几缕头发,得意的说道:“咋的?眼馋吧?人家搞艺术的,保养的好,我俩是真心相爱,你们就羡慕吧!”
他这话,搞得王德江都不好意思了。
王德江咳嗽一声,“那什么,咱们伸把手包饺子吧。”
“对,对,我去端盆。”
老卢起身去了厨房,把饺子馅和赶好的饺子皮都拿了过来,还拿了两个大盖帘。
厨房里也热闹着呢。
地中海找的新老伴她们也是第一次见。
可老太太会来事,很快就跟这群老太太混熟了。
“哎呀,妹子,你可真年轻。”
“是啊,你看看这皮肤,真白啊!”
几句话,就了解了这个远道而来的老太太的情况。
钱老太今年六十,比王德海小了五岁。
人家以前在吉事唱二人转的。
他们叫“吉剧”。
退休后到了北宁闺女家。
这不在广场上练嗓子的时候,跟地中海遇到了。
两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一来二去,就好上了。
人家闺女没意见,只要当妈的高兴就行。
地中海能有啥意见,他光杆一个。
前些天王瑶和卢昌华极力邀请他俩下来过年。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看这个老太太咋样,是不是过日子的人。
结果,昨晚一见面,都觉得不错。
今天,大年三十了。
左邻右舍的都来了,也算正式跟老太太见了面。
其实大伙都对地中海有人疼赶到高兴。
这些年,地中海是遭了老罪了。
儿子儿子不回来,以后恐怕也会老死不相往来了。
老婆也离婚出了国。
你说,他这日子算是人过的吗?
说是家破人亡都差不多了。
要是没有二弟三弟帮扶着,地中海都觉得活着没意思。
还好有侄女王瑶,侄姑爷卢昌华,就跟自己孩子一样。
王露也是个好孩子。
他有了这些牵挂才坚持到现在。
他找了老伴,家里人都松了口气。
老头算是有了着落了。
四个孩子从客厅里窜出去,到了厨房,又被大人赶出来。
她们嘻嘻哈哈的跑去了院子里,在雪地上玩耍起来。
家里的熊宝哥仨也跟着进进出出,像个跟屁虫一般。
卢昌华两口子赶到了北宁火车站,先接到的不是三叔三婶,反而是韩颖。
他们两波人一前一后,中间相差一个多小时。
室内的暖气让人穿不住大衣。
三人在候车室里坐着聊天。
九八年的洪水,不仅影响了昌和集团,韩颖的饭店也受到了影响。
毕竟她的饭店主营西餐。
以发大水很多外国人都跑了。
她们还停业了一个多月。
大水退去,才开的业。
“希望今年能好吧。”
韩颖一脸的寂寥。
“肯定能好。马上就要千禧年了,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王瑶宽慰道。
卢昌华对于这种话题也不想多说什么。
他也不是圣人,也不是管理大师。
有些话说多了也不好,人家不见得就愿意听。
“对了,你没找个人吗?”
王瑶小声的问道。
“啥?”
韩颖脸上一红,摇摇头。
“遇到合适的就试试,万一能成呢?”
王瑶劝道。
“一个人过,到底不是个事。”
见丈夫转头看向别处,王瑶就悄悄踢了他一脚。
“啊?啊,是啊。还是找个合适人一起过,生活才有意思。”
“一次失败不等于永远失败了。还是要勇敢的寻找幸福。”
“再说了,以后赵雅也大了,你一直一个人咋行。”
“这我知道,就是没有合适的。”
韩颖低声说道。
正聊着,广播里播报了列车到站通知。
“走了,到站了。”
三人起身出了候车室。
广场上寒风凛冽。
天空中雪花飘落。
站在车站口,等了十多分钟,闸口开了。
从里面涌出了人群。
在出口等着接站的人都往前挤。
挥舞着手臂,与自己的亲人打着招呼。
远远的,就见三叔三婶拎着行李箱随着人流出来了。
“三叔,三婶,在这儿,在这儿。”
王瑶回屋手臂,一蹦一蹦的,生怕他们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