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柏舟的姑姑以前远嫁到外地,后来搬迁到华亭,在华亭成家立业,凌柏舟小时候最期盼的事就是放假能够去姑姑家。这是凌柏舟的大姑姑,凌柏舟的大姑姑年纪要比父亲大上不少,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华亭就是主要的打工地之一,大姑姑对待父亲就像对待儿子一样,甚至比儿子都要好。父亲以前打工的朋友没住处,父亲就经常带着这些朋友住在姑姑家,大姑姑家一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包括姑父五口人,住的本来就是只有30多平面的小房子。姑姑硬是在家里搭了个阁楼,腾出地方让父亲以及朋友住,父亲打工多年,有多许多朋友不便的时候都是在姑姑家的那所小房子里度过的,以至于后来这些朋友发达了,都不忘记姑姑的好,经常去看姑姑,把姑姑当作自己的亲姐姐一样,记得后来上一世姑姑去世的时候,所有受过他恩惠的这些人都去了,当地的亲戚都惊讶姑姑哪来那么多的亲戚。
到了凌柏舟现在这个时候,姑姑家已经搬到60多个平面的相对大的房子里去了,姑姑对凌柏舟尤其好,这也是凌柏舟以前每次假期必到姑姑家的原因。一直到高中,学习功课忙了,这才没有每年去,但是凌柏舟只要一想起在姑姑家的日子,心里还是充满温馨。
平生吃的最好吃的早餐就是在姑姑家楼下的煎饼,晨曦微露,小贩就会推着车来到菜市场,一勺面在平底的铁锅上一摊,一个竹蜻蜓在面上轻巧的旋转一周,然后翻面,两面都是金黄的时候,加上一根油条或者薄脆,摊上自家做的甜酱辣酱,卷好,咬上一口,那是多美的事啊!还有烧卖,小笼包,这些都是凌柏舟记忆深处永远忘不掉的味道。可惜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些童年的味道却再也找不回来了,失去的不仅仅是记忆中的味道,还有永远的童年。
凌柏舟的食量很大,上一世在姑姑家,基本都是他一个人吃的量跟姑姑全家差不多。曾记得表哥拿着一个硕大的汤盆(那是凌柏舟用来吃饭的)对他说:“你看,你的胃有那么大!”姑姑烧的排骨汤和梅干菜烧肉是凌柏舟的最爱,一盆梅干菜烧肉,一大半都是凌柏舟的,排骨汤更是一滴不剩,连骨头都要啃掉的架势。后来表哥有了儿子也就是姑姑的小孙子,刚开始会说话的时候,每次逗他问他叔叔最喜欢吃什么,他都会头一抬,用标准的姑姑的家乡话也就是当阳方言大声说道:“骨头汤”!
火车上,凌柏舟的思绪飘飞,好久没去过姑姑家了,按照上一世的时间,算算姑姑还有4年就要去世了。凌柏舟有点黯然,这一世不知道会不会产生改变。但是,这一世自己有能力,至少可以让姑姑过得更好,凌柏舟给慕容秋水打了个电话。让他准备一套百来个平面的房子。慕容蓁当年送的电话早就换了,当然现在的电话也是慕容蓁买的。想起慕容蓁临别时怪怪的表情,凌柏舟心里总有些不安,但是他确定慕容蓁应该不会有什么事。算了,不想了,先应付眼前的事重要,面试结束早点回家仔细问清楚不就知道什么事了。
凌柏舟直接去了光华大学附属医院,时间还早,没有直接去找王教授的老友,而是绕着医院转了一圈,这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闻名全国的医院,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住院部,现代化的门诊大楼,历史和未来在这里完美融合。医院的名人长廊里是一位位医学界的泰斗式的人物肖像,每一位人物的背后都是一段近乎于神话的传奇。凌柏舟站在这长廊里,肃然起敬,在这一刻,他感受到莫名的压力,何为医者,何为医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医之大者,救死扶伤!医者,需有敬畏之心,敬畏天地万物,敬畏生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者,需有仁心仁术,仁爱,仁慈,正义,恪守医德;医者,需有求索之心,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站在长廊里,凌柏舟第一次感到作为医者的责任和压力,是啊,自己前世就是把医生作为职业或者说谋生的手段而已,从来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职业中去。总是认为待遇差,工作的琐事太多,医疗环境不好……各种各样的理由,也许真的是因为自己不热爱,也许是真的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努力过,体会不到那种站到一定高度以后风景这边独好的喜悦感。现在,他能真切的感受到这些前辈身上的那种一心为民,一心为医,一心求学的品质,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医道不孤啊!
接待凌柏舟的是医教科的一位科长,是一位40岁左右的女性,一头短发显得很是干练。显然王教授的朋友提前打过招呼,态度还算不错,看着凌柏舟的推荐信以及简历,没说多余的废话,直接一个电话找来心内科的一位医生,也是本院有名的一位年轻导师,凌柏舟学习期间看过多篇这位导师的学术论文。
这位医生来的时候有点不爽,工作太忙,被叫来临时面试一位求职的年轻医生,用得着我这样年资的医生嘛?不过据说是科室程老板的熟人,唉!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来的医生姓严,严医生跟那位科长打过招呼,科长吩咐了几句,严医生就跟着凌柏舟交流起来……
程子都程教授是医院心内科的科主任,也是实际负责人,程教授是海归,当年国外高薪聘请,他没肯留下来,而是选择回到国内,因为他看好华夏的发展,看好国内医疗的阴天。程教授的事务繁忙,技术上的,官场上的,业务上的……程教授其实不太喜欢这些应酬,但是,没办法,在华夏你想要有所作为就要“混得好”,这里的“混”可不是一般的混,要四面玲珑,从上而下把各方面的关系理顺,这样你才会有资源,这样你才能够实现你的理想。单纯靠技术不应酬成功的人有没有,有!但是,那只能是个体!你想要带领一个团体成功,那你就少不了资源,少不了人脉关系。
其实程教授很是厌烦这种烦不胜烦的交际,但是,他既然选择回国做一番事业,既然想要带领这样一个团队成功,那就不能免俗,技术业务要过硬,混社会搞关系也要过硬,不然,单单靠自己一个人,怎么能够把医院的心内科做大,把华亭的心内科做大,把南方的心内科事业甚至全国的心内科做大?他的眼光不仅仅是局限在本院,他要带领自己的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尽可能走到世界的前列。。
老朋友王教授推荐了一位据说百年难遇的天才,对于天才,他一向嗤之以鼻,天才嘛!最多也就是学术技术上而已,那些所谓的天才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缺点,有的不通人情世故,有的太傲气缺少打磨,有的……
不想了,这件小事,让底下的人去办就可以了,要是还顺眼就留下来,要是缺点太多,那就只能让他回去了!反正面子也给了,总要有几分真本事才说的过去吧,我这里缺人才不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