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我的青年时代 第五十二章 战争进行时(2 / 2)

就连使徒议会中的中立派都被各个势力许以利益拉进这场风暴之中。

于是圣国彻底乱了,而圣国乱起来的后果就是,由圣国主导的南方秩序已经荡然无存,敦灵公国和高卢公国的野心开始助长。

前者想要一统南方,后者想要向着富饶的南方进军。以前有圣国的约束,大家只是通过贸易和外交手段来交换资源,现在则随时可能用战争的手段来进行利益的交换。

而远在一边的殖民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土政府失去了对于殖民地政府的管控 一个个有实力的总督为了自保当然会开始发展军力。

而那些渴望着自由的当地土著也开始了蠢蠢欲动,在一些殖民地政府管不了或者管理能力差的地方,当地人已经开始对于殖民地政府的政策开始阴奉阳违。

尚且还能受到本土政府管控的他国殖民地总督则开始谋划着夺取其他国家殖民地的土地。

莱茵王国和苍朝之间的战争越来越激烈,王国以帮助都灵公国恢复国土为代价,得到了全套泰坦巨型机械人的科技。

莱茵王国的工厂开始超负荷运作,一台接着一台缩水版的泰坦机械人出厂,随着超重型坦克一起赶赴前线作战。

莱茵王国的钢铁洪流和苍朝的符甲骑士洪流对撞在一起,激起了血色的巨浪,吞没无数生命。

为了维持战线,莱茵王国和条顿公国展开了密切的合作,莱茵联盟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诞生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很具有讽刺意味。

为了减轻前线的压力,莱茵联盟打算开辟第二战场。莱茵王国公海舰队和空艇舰队护送着联盟军队向着苍朝拥有的海港进发。

通过夜间空袭和海上决战,莱茵联盟击败了苍朝的海军和海港卫军,占领了港口。

陆军开始登陆,对苍朝的后方发动了攻击。

苍朝并没有预料到自己的海港守军会败退得如此迅速,支援部队还在路上,短时间内无法赶到,而联盟军队不计一切代价的突击已经让他们的兵锋抵达了首都外围。

一批年轻将领临危受命,率领周边地区的军队和京城的禁卫军死守首都。

而出乎预料的是,这批年轻将领完成了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援军在三天后抵达的时候,首都的内城和部分外城区域仍然在守军的手中。

于是本来打算一击制胜的联盟军队只能退而求其次,利用和巩固已经占领的土地,发动当地的都灵人将苍朝军队拖入第二战场的泥潭中,打消耗战。

以苍朝的势力是不可能和莱茵联盟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的,所以一场反击势在必行。

道煌国朝了解了这里的情况,在朝廷几经商讨后决定加大对于苍朝的支援力度,希望他们可以守住自己已有的领土,而没有余力去夺取更多的土地。

苍朝对于道煌国朝的援助自然欣然接受,至于怎么运用就是苍朝自己的事了 也正事因为这一点,道煌国朝对于支援苍朝仍然有些犹豫。

但是现在道煌国朝正在工业化的关键阶段,需要一个相对安稳的外部环境,最直接的需求就是没有战争的威胁。

所以哪怕有养虎为患的可能,也只能这样。

然而没过多久,战争仍然来到了道煌国朝。

北征之后,臃肿的军事集团需要妥善的处理,然而这那里有那么容易,朝廷的圣旨有千万种解释,为了自己的利益,一些地方官元自然搞起了小动作,这就导致了军方的不满情绪。

而在这时,附庸国突然叛乱攻击作为宗主国的道煌国朝,朝廷立刻调遣位于北方的精锐军团南下平定叛乱。

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在这个阶段就成为了导火索。

虽然国朝的工业化已经足够温和,但是新的利益阶级必然和原有的利益阶级发生冲突,再加上一些私人恩怨,双方派系的矛盾愈发地激烈。

而皇帝是支持工业化的,所以难免在一些事情上倾向于工业派,这就让一部分原有阶级的人感到了寒心。

有怨言的军方势力和这些人一拍即合,虽然他们仍然忠诚于国朝,但是他们希望清除掉自己的敌对势力。

于是在暗地里支持那些敌对势力官员所管辖范围内的人搞起义响应附庸国的叛乱,然后趁机派遣军队平定叛乱的时候顺便把那些官员一不小心杀掉或是直接栽赃陷害掉。

于是这就导致了叛乱愈演愈烈,甚至到了每一天朝会都需要讨论的地步。

工业化的自主能力,军队妥善安排的工作,平定附庸国的叛乱以及对于中土一定的警戒,这让道煌国朝一下子有些措手不及。

现在可以说,整个世界都进入了战争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