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文以拙作留其名(1 / 2)

“师傅!”

南京应天府,国子监,大明报社内。

罗贯中向着自己师傅施耐庵打了个招呼,安排自己手下小编辑给师傅泡壶茶来。

又和日报社内的诸多学子生员打过招呼,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服,走向办公居室。

自从洪武十五年,接受朝廷委派,成为大明日报的主编后,罗贯中过得着实滋润。

他师傅施耐庵也被李善长修书一封,派自己儿子亲自上门请来南京,成为了大明报的总编。虽说这大明日报的总编和主编,都属于散官寄禄官的一种,可是,有编制啊……

按照罗贯中所说,大明报此物,将来必定大行于世。

作为大明报首届总编和主编。

自己师傅施耐庵,如今没事儿还能在大明报上连载一些自己的短篇话本小说,还刊录前朝元时,江南各地文人墨客的杂曲儿,话剧,以及汉唐宋各词宗诗圣的佳文,十分逍遥自在。

只可惜师傅那本江湖豪客传是“反书”,不能连载。

若是能在大明报连载,日后师傅大明肯定比起诚意伯刘伯温更火,将来记住他的人更多。

毕竟,大明报文开万代之先。

此物其实在宋代已经有了雏形,但是没有专门发展到这么专业,由官府出面勘定报纸,还将军国大事在上面刊印,吸引了一大批大明帝国的有识之士,尤其是之前对于大明帝国有些抵触心理的南方士大夫和文人们。

他们抵触的点在于,洪武皇帝对读书人过于苛刻。

而元朝时候,基本上不怎么管读书人,除了不能当官,你想干什么都行……

江西有个儒生中了举,还是那种数万人考试,色目人和蒙古人随便中,汉人得挤破脑袋那种考试,考中之后,让他去做个芝麻大的教谕。

于是他就写了一手反诗,嘲讽大元皇帝。

被告发后,他多使银钱,买通了蒙古老爷,也没把他怎么样,只是将他革职。

大元统治天下的风格,很像是前世朱雄英那个时代的俄罗斯……

官员贪腐是约定俗成,不贪腐才奇怪。

只要有钱,色目官人和蒙古官人个个都说话又好听,又有才华。

就算是起兵反叛了,多给蒙古老爷银钱,大元也能原谅你,如方国珍,张士诚都是这样,他们都是元朝时候私盐贩子海盗出身,屡次反叛,但是给了元朝大丞相好处,摇身一变又被封为大元高官。

诚意伯刘伯温就屡次对大元的官身恋恋不舍,辞官又复,又辞又复。

这般一劝,施耐庵琢磨,似乎也是这个道理,如今大明朝廷对读书人,不错了……

而且,大明韩国公李善长亲自修书,派遣儿子来请,自己也不能不给这个面子。

他和李善长,有旧情。

元顺帝时开科考,刘伯温,施耐庵,李善长,本来是同科科举生员。

但考完后同人不同命。

施耐庵中举后,被分配到钱塘县做一个小官儿,刘伯温做了元朝的杭州教谕学正,而落榜者李善长,却携带家资开始筹备做大事。

进入编制的琢磨着稳,没进编制的考虑给自己整个编。

因为李善长敏锐的发现,汉人大地主阶级,尤其是有钱又读书的这帮文党,对于长期无法进入国家决策层的不满已经到了临界点。

前元修建黄河堤坝,只不过征召了十五万民夫,辅助运送材料的加起来,满打满算不到二十五万人。

这其实只是一个导火索。

要说大元是因为修黄河堤坝灭亡的,其实有些冤枉,刚好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