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进攻我龟速前进,打仗我踩电线撤退(1 / 2)

日记:昨天晚上二更,也就是他妈晚上九点钟的时候,喝了点酒,睡不着觉,旁边的美玲打起了呼噜。</p>

起床到阳台祷告,祈求上帝的庇佑。月色非常的漂亮,皎洁且清澈,四周无人,微风吹来的时候,仿佛回到了青年时。</p>

此处之美景,估计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比拟,也算人生最欢乐的时候了吧。</p>

……</p>

娘希匹避暑的时候,陈辞修已经有点焦头烂额了。</p>

他手上有两份作战预案。</p>

第一份预案,调动关内部队配合手上的国军主力,全军出击,逆转东北局势上的劣势。</p>

第二份预案,缩短防线,守住辽西走廊+营口,保持退路就行了。着重保证北宁铁路、营口的港口。</p>

保证随时可以从海上或者陆上迅速撤退。</p>

陈总参信誓旦旦的来到满洲,肯定是要做一番功绩的,肯定不能选择第二种。</p>

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先想退路?</p>

辽西走廊上的北宁铁路是生命通道,也是国军唯一的后勤运输线路。</p>

从关内运过来的物资,支撑前线部队作战。</p>

他们只拿下了铁路沿线的大城市,缺少自给自足的能力。</p>

这条生命线务必要好好保证的。</p>

大笔一挥,写下了几个作战方针:确保北宁线安危,打通锦承铁路,维护中长线,保证海口安全。</p>

写的挺好,算下来不还是一句话,坚守不动呗。</p>

辽中的局势已经这样了,手上的部队面临10个野战纵队盯防,只要出城野战,必然被围堵。</p>

唯一有优势的是热河这边,13军过来后,有一定的小优势。</p>

陈总参决定把精力放在锦承铁路上做做文章,其余的地方以坚守为主。先突破西北一线,与平津地区打通。</p>

关于如何挽救东北局势上,这些军长们没什么高见。</p>

此时的陈长官信誓旦旦,要让这群酒囊饭袋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战场指挥。</p>

五月初,</p>

双方的兵力都在集结、调动、部署,丁伟将兵力部署于通辽至赤峰一线,压进朝市、阜新方向。</p>

这都曾是他所掌握的地盘,张大彪在这里驻防了一年多,最清楚情况。</p>

锦承铁路是热河至辽沈地区的铁路干线,驻防的13军全靠这条铁路活着。</p>

这边并没有成型的野战部队,而且山区较多,二线部队都隐蔽在县城,稳住农村根据地。</p>

战斗并不多,显得13军日子挺好。</p>

陈总参的主动出击,第一拳打在了锦承铁路,捡软柿子捏一捏,避开东北纵队的主力,拿下两个县城润润水。</p>

冀热辽地区的两个纵队并不算主力纵队,至少跟丁伟的五个独立纵队没法比。</p>

也是刚刚在今年成立的纵队,底子比较薄,战斗力低。</p>

这也是为何陈总参将目光放在了山沟里,先在辽西、热河北部发起反扑的缘由。</p>

新官上任折腾了半天了,有没有真本事,得先露两手看看。</p>

调动93军下的暂编22师,港口司令部的50师分别从锦州与绥中向西压进。</p>

国军的兵力调动,第一时间被8纵、9纵的侦察部队察觉,第一时间上报至前线作战司令部。</p>

丁伟坐镇在通辽,转手把报告扔给了张大彪。</p>

刚刚过来担任丁伟的参谋职务,大彪摆足了精神。</p>

拿到报告单后扫了一眼,随即皱起了眉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