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瞒下白隽知情之事。</p>
理由非常普通,这等大事,哪怕至亲也难以启齿。</p>
何况他手上没有切实的证据。</p>
顶多告元宏大失察。</p>
吴岭作为清白且清醒的第三方,表面不动声色,实则不断暗查,分化并州大营内部各路势力。</p>
将各种的情报组合起来,拼成一张的铺天盖地的大网。</p>
好消息是抓住了倒卖军械的证据,坏消息恐怕这只是冰山一角。</p>
远在长安看并州大营,雾里看花。</p>
吴岭也奇怪,元宏大为何能笼络并州大营这么多年。</p>
光靠钱帛似乎不行。</p>
南衙诸卫同样有几个山头,而这一切,都是在吴岭的纵容和默许下成立。</p>
但并州大营的生态太奇怪了,作为反对派的白智宸等人,论手段只是平平。</p>
稍微出挑一些的将官,几乎都和元宏大沆瀣一气。</p>
余者被不断边缘化,而他们被边缘化的原因大多是家中长辈去世,小辈撑不起来。</p>
那些人未必和元宏大有冲突,但他们的存在势必会阻碍元宏大收拢兵权。</p>
吴岭询问幸存者,将这些年的战报、讣告通通找出来,甚至亲去几个的距离近的交战地探访。</p>
终于确定,一些失利战事中间定然有隐秘。</p>
至此吴岭再不做太平翁,直接拘了几个元宏大的亲信审问。</p>
这么大的事,元宏大一人做不下来。</p>
白智宸怎么也没想到,白家居然是元宏大收拢军权的第一个祭品。</p>
难怪元宏大那么爽快地离开,因为真正会让他万劫不复的事,并没有被揭露。</p>
(/73441/73441396/19418850.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