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棠:“我之前认识一户人家,孩子乖巧得很,喜欢吃鸡蛋。后来才知道,他家孩子是不能吃鸡蛋的,一吃就晕过去。”</p>
吴越:“晕过去?”他听说过要命的“忌口”,可鸡蛋太寻常了。</p>
“现在如何?”</p>
段晓棠:“找到根由,停了鸡蛋。孩子天天闹腾的,当爹娘的能忍住没再喂鸡蛋,已经是一片慈父母心。”</p>
说的是李君璠一家三口。</p>
段晓棠掂量信封的厚度,估计里面不只一封信。</p>
吴越可以向段晓棠提及部分家信内容,段晓棠却没有这般“坦诚”,“我回营帐看信。”</p>
吴越:“去吧!”他俩不知谁防备谁更深。</p>
段晓棠回到营帐,撕开信封,竟有一种拆快递的兴奋感。</p>
除了家里人,还有谁会给她写信?</p>
果不其然,祝明月的信封内,还套着一个稍小的信封。</p>
段晓棠经过两年多耳濡目染,渐渐学会辨认字迹,是李君璞的。</p>
大约是他中途往长安报平安,结果信到的长安时,段晓棠已经出征,故而只能由祝明月转交。</p>
信封有开口的痕迹,显然祝明月等人已经拆看过。本来算侵犯隐私权,但以三人的时间信息观念,根本无法接受当前的消息传递速度。</p>
外地友人给段晓棠的信件,本来该直接转交给段晓棠,由她斟酌。若寻常平安信还好,若其中有任何紧要消息,一来一回太耽搁时间。</p>
所以段晓棠出征期间,若有信件,祝明月和林婉婉都会先行拆看,及时处置,以防延误时机。</p>
以前她们的交际范围不大,外地的朋友不多,这是第一次有人在段晓棠出征期间写信,让李君璞撞上了。</p>
他恐怕也没想到,信会现在祝明月林婉婉手上过一圈。</p>
(/73441/73441396/1941955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