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政治不正确的话,最初起兵的理由不追究,后头乱军越来越多,她都觉得人家反的有理。</p>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这场战事里,朝廷平叛的军队、所谓义军或反贼,丧尽天良的事都没少干,没有谁的手真正干净。</p>
祝明月再问一个称得上“定性”的问题,“反贼的主体是什么?”</p>
论起来,反贼里最多的,是被裹挟的贫苦百姓。</p>
但祝明月问的不是这个,而是……</p>
段晓棠直言,“豪强。”</p>
她看过各方汇总的消息和文书,反贼里称得上头目的人物,绝大部分都有豪强背景。</p>
也就是说,他们起兵之初,有钱有势,不是日子真过不下去的贫苦百姓。</p>
祝明月:“那就没什么好说的。”让段晓棠减轻一些负罪感。</p>
段晓棠双手枕在脑后,语带怅惘,感慨道:“我只是觉得,他们这般司空见惯的表现,很奇怪。”</p>
他们,指的是右武卫的将官同僚们。</p>
别说地方上几万百姓反叛,就是夜晚烧烤店里打人,被监控录下来,传播到网络上,都能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p>
祝明月:“他们有他们的世情逻辑,你有你的道德观念。”</p>
段晓棠:“那怎么办?”</p>
祝明月:“求同存异。”</p>
段晓棠:“如果这‘异’存不下来呢?”</p>
祝明月言简意赅两个字,“憋着!”</p>
不服憋着。</p>
段晓棠:“憋不了,不平则鸣!”</p>
祝明月:“想想你的小命,想想我们的小命。”</p>
段晓棠的真实想法摆出来,吴岭都保不了她。</p>
祝明月劝道:“若想以后能不憋着,甚至改变一些事,那就从现在开始,保存己身,积蓄力量。”</p>
“当你站得够高,你说的话才有人听。”</p>
甚至不说话,也会有人琢磨着投其所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