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旭:“那我们岂不是只用两口锅,或者一口锅做两次就行?”</p>
段晓棠:“都说是经验丰富的厨子。”</p>
庄旭:“你不是?”</p>
段晓棠:“我半路出家的。”就算当厨子,也是做小炒的。</p>
庄旭:“一口锅造价多少?”</p>
段晓棠直言相告,“连铁料加工钱,小锅五百文,大锅三贯。”</p>
“有点贵!”这点钱对庄旭不是问题,但用铁锅和陶锅、青铜鼎锅一比,就知道差距之大。</p>
算账已经成庄旭的本能,两口铁锅,连饭带菜,一荤一素一汤总计不过三刻钟,需要多少人呢?</p>
切肉备菜的宽裕些三个人,烧火主厨也能干。去除前期准备食材的时间,只要四五个人三刻钟就能做出足够五百人的吃食。</p>
而现在的饮食模式,各伙开火,捡柴的、摘野菜的、煮饭的……费时费人力还难吃。</p>
最后一条有待商榷,段晓棠自己说做大锅菜的要诀就是:切碎煮熟放盐。</p>
但别人同样这么做,怎么就不好吃呢。</p>
如果一场大战后,回到营地就有热腾腾的饭食,而不是顶着刀伤还要饥肠辘辘的煮食……对士气绝对是莫大的提升。</p>
段晓棠看着周围看热闹的一众军士,“都学着点,每顿一个伙轮着来,谁都躲不掉。”</p>
打量手里炒菜的铲子,“以后这把铲子炒菜专用,不许拿它去挖土。”</p>
众人连连点头,他们也是头一次见有人拿铲子做饭的。总觉得但凡说一句不好吃,就会一铲子拍头上来。</p>
如火如荼的大锅菜事业轮换到第三个伙时,吴越终于领着后军来汇合了。</p>
两方一会师,吃过一顿大锅菜之后,段晓棠和庄旭留下大部分战利品,让吴越范成明慢慢出手,领着轮换的人员继续向前。</p>
分成两部分是不得已而为之,除了吸引目光和地方周旋之外,段晓棠头次出征,能指挥多少人,不光外人连她自己都没底。领军出征和校场训练绝不可同日而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