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开始吧!”段晓棠将手上的蛋糕残渣拍掉,用手绢擦手之后翻开书页。</p>
柳恪止不住眉头一跳,书籍珍贵,翻阅之前不该净手吗。想到段晓棠是习武之人,未必如文人一般细致。</p>
柳恪开篇直入正题,“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古时把仁爱当做人的根本,用合乎礼法的行为来治理国家和军队,称之为常法。”</p>
段晓棠不做兵法考据,第一句话就被震得不轻,确定写的是兵书?</p>
仁爱,这么慈悲调调是周朝写出来的!</p>
柳恪细心问道:“段郎君,哪里不明白?”</p>
段晓棠咬牙道:“没有,继续!”</p>
柳恪不比杜乔磨合许久,讲解起来磕磕绊绊,时不时还要问柳三郎一句听明白了吗。</p>
柳三郎忙着吃蛋糕,哪里清楚满口仁义的古兵书讲的什么。小孩子耐性差,肚子填饱一些,跑到院子另一头骑竹马玩。</p>
段晓棠好奇道:“二郎,长林怎么同你交待的?”</p>
柳恪有些颓丧,“长林兄说,讲到三郎能听明白的地步就差不多。”</p>
段晓棠转头望一眼骑竹马转圈圈的五岁稚童,无奈道:“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只是打个比方,实际我的学问比三郎好些。”</p>
柳恪机敏聪慧,瞬间打通关窍。</p>
段晓棠只是造诣不如自幼浸淫其间之人,读过书,之前还在杜乔教导下通读过数本兵书。一味说的浅白,反倒失了真意。</p>
白秀然将剥好的核桃仁,推到段晓棠和祝明月面前,“吃核桃,补脑。”</p>
柳恪立即转换方针,不再一味追求通俗浅白,将书上的每一句话,用最贴合当今的语言解释。</p>
《司马法》散佚至今仅余数篇,开始不算顺利,但总算将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了。</p>
(/73441/73441396/19420325.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