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真的。”</p>
刘艳确信的回答道:“一天两顿,上午一顿,下午一顿,能吃多少吃多少,只要不偷偷带回家就成。”</p>
真好!</p>
三女心中暗道,一天两顿馒头,对于之前只能吃糠,偶尔吃高粱面的她们来说,已经是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了。</p>
这也让三人愈加庆幸,庆幸自己选择了嫁到陈家村,否则……哪有这般顿顿吃饱、吃好的日子过!</p>
…………</p>
…………</p>
刘巧手曾是一个木匠,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木匠,之所以给他取名刘巧手,便是希望他能继承木匠这门手艺。</p>
而刘巧手也没辜负自己父亲的希望,将父亲的木工手艺学了个七七八八,成为了凉山郡-南陵县一个小有名气的木匠。</p>
夏国的匠人地位虽不算高,但也不至于遭人鄙夷,靠着从父亲传下的木工手艺,刘巧手以前的日子也是过得相当的滋润,不仅讨着了媳妇,媳妇还为他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女双全,倒也算得上是美满。</p>
以前的刘巧手一直以为自己会跟木头打一辈子交道的,虽不算富足,但日子过的也还行,至少有一门手艺,不至于缺了吃喝。</p>
可天不遂人愿,随着寒灾降临,整个凉州地界庄稼大幅欠收,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窘迫……</p>
自然而然的,找刘巧手做工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毕竟这年头的木匠,大多是靠着给别人打家具之类的活挣钱,百姓们没了钱,自然也就不会想着给家里添家具了。</p>
没了家具订单,刘巧手家里的日子也愈发艰难,只能节衣缩食,靠之前攒下的存银过日子。</p>
如果只是这样,刘巧手家里倒也还过得下去,只要靠着存银扛过寒灾,届时生活自然能好转。</p>
可是……</p>
狗入的朝廷,根本不愿意给百姓们一点活路,在整个凉州接近颗粒无收的情况下……</p>
那该死的朝廷竟然还要征丁和加税!</p>
刘巧手所在的南陵县,加税可比太平县狠多了,每户人家必须出一个壮丁参军,再上缴一石粮食,若不愿意出壮丁,需上缴两石粮食……</p>
天可怜见,凉州的百姓明天的口粮都不知道从哪里来,又哪来的粮食上缴?</p>
不难想象,凉州地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百姓,都是交不上税的。</p>
而交不上税的后果……</p>
要么全家被充军、要么全家被关进大牢、要么全家被强行送去服劳役……</p>
这些选项,无论哪个,都是凉州百姓无法接受的,因此……百姓们不得不另寻活路。</p>
有的百姓选择将土地抛荒,全家老小进城当乞丐乞食,有的百姓选择卖身给大户人家,给大户人家当下人,也有像刘巧手一般,选择跑路,逃往青州的!</p>
没错,刘巧手是从凉州逃难到青州的,将家中值钱的物件以及剩余的些许粮食打包好后,刘巧手便带着妻子以及一儿一女踏上了逃往青州的路。</p>
直到现在,刘巧手还记得自己逃难的路上有多么的艰难,这一路上,他和妻子可谓吃尽了苦头,为数不多的粮食必须尽量给两个孩子吃,两个大人只能每天只吃一点点口粮维持生命……</p>
更恐怖的是,刘巧手曾亲眼看到过人吃人的场景!</p>
当时逃难的官道上,恰好有一个人饿死在了地上,其他饿极了的流民瞬间一拥而上,将其分食……</p>
看到这一幕的刘巧手只觉遍体生寒,连忙将两个小孩的眼睛捂住,招呼上妻子逃也似的离开了那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