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婉将圣旨交到南帝手里,红肿着眼睛道:</p>
“陛下上朝,可千万别忘了替婉婉主持公道的事。”</p>
南帝这才回忆起来,点头答应。</p>
上了朝,京外官员纷纷辞别圣驾,准备返回各自的属地了。</p>
叶舒尧自然也在辞别之列。</p>
南帝看他衣冠楚楚,面容俊朗,一身正气的样子,心中暗道:</p>
“果然人说的不假:人不可貌相。看他人前也是一副君子模样,背地里却做出那等龌龊事来。”</p>
因为叶舒尧的身份及所担任的要职,南帝也怕冤屈了他,因此特意问道:</p>
“叶舒尧,你昨日寿宴散了以后,做过什么事?”</p>
叶舒尧不明南帝话意,仔细想想昨夜的事,一点印象也没有,因此如实陈述道:</p>
“回陛下,微臣昨夜酒醉,不记得做过什么事了。”</p>
南帝一听他这般说,便认定他是不敢承认所犯罪行,故意以酒醉搪塞,颇为不满,道:</p>
“亚嫔昨日回宫啼哭,说你对她不敬,还掌掴她两下,这可是事实?!”</p>
一番话,惊得叶舒尧魂飞天外。</p>
调戏、殴打妃嫔,可是杀头大罪!</p>
叶舒尧是个忠厚耿直之人,且长年在边塞练兵攻防,没有什么弯弯肠子,也缺乏官场应对的经验。</p>
他昨夜酒醉,不知道自己都做过什么事。</p>
今日听南帝这么说,他以为自己神志不清时,确实做过这些违法之事,吓得慌忙跪倒地上,称自己酒后失德,请求南帝依法治罪。</p>
见叶舒尧认罪,南帝火冒三丈。</p>
他一向视叶舒尧为肱股之臣,对其寄予厚望,深为倚重。</p>
万万想不到,他竟然做出这等有违君臣之道的悖逆之事!</p>
“来人!”</p>
南帝一拍龙书案,侍卫们都冲了过来。</p>
满朝文武见皇帝震怒,谁都不敢替叶舒尧讲情,生怕自己受池鱼之殃。</p>
南帝正要宣布处罚决定,猛然想起昨晚已经写好圣旨,就抓起圣旨,扔下了龙书案,对时任丞相的方德直喝一声:</p>
“立即照旨执行”!</p>
然后,南帝拂袖而去。</p>
殿头官见皇帝都走了,那怎么办?宣布退朝吧!</p>
文武百官散去,只有叶舒尧和与他关系好的几位大臣,都留在殿里。</p>
他们问起叶舒尧案件的详情,又问他有何交待之事。</p>
叶舒尧对几位挚友感恩戴德,抱拳泣泪道:</p>
“舒尧罪有应得,各位不必为我难过。只是椿萱都在边关,舒尧无机会辞别了,他日列位见我椿萱,还望替我带句话,就说不孝之子向他们谢罪了!”</p>
众位挚友掩面痛哭,叶舒尧也眼泪纵横,恨自己不死在战场,让家族蒙羞。</p>
方德直也知叶舒尧是栋梁,怎奈他犯下死罪,也只能遵照圣命执行。</p>
那份儿圣旨拿在他的手上,比山还要重,他心里也沉甸甸的。</p>
可惜了一位边塞守将,十年难出的人才,就这么没了。</p>
圣命难违,叶舒尧只能引颈就戮了。</p>
方德直打开了圣旨,宣读道:</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p>
叶舒尧和几位大臣都屏气敛声,听方德直宣读。</p>
他们等了好大一会儿,就见方德直眼望圣旨,嘴唇哆嗦着,迟迟没有读出声。</p>
应该是他心中不忍施刑,难以宣读吧。</p>
叶舒尧反倒是这些臣子中最坦然的,他对方德直一拱手:</p>
“方大人尽管宣旨,叶某罪有应得,绝不敢枉责他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