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采用抓阄这种相对公平的方式,也同样需要考虑到百姓之间是否沾亲带故——他们是更愿意分到一块儿?还是能接受分散安置?</p>
又或者说,这一千户百姓是从苏、松、嘉、湖、杭等地迁移过来的,他们是更愿意以地区来划分安置,还是愿意接受打散之后随机安置?</p>
除此以外,还涉及到给他们分配土地、让他们开荒耕种等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问题。</p>
总之,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不摆在明面上之前就相当于不存在,真正摆到明面上之后却足以令任何一个官老爷们头疼。</p>
杨少峰微微揉了揉额头,说道:“等这些百姓来了之后,先让人带着他们搭起临时安置用的窝棚,然后再让人去统计他们原本的籍贯,尽量按照打散之后分开安置的方案来办。”</p>
集中安置肯定是不行的。</p>
如果把这些迁移来的百姓按照迁移之前的户籍进行集中安置,比如说苏州来的百姓安置成一个村,松江来的百姓也安置成一个村,且不说这样做能不能让这些迁移来的百姓满意,光是让他们融入到登州本地百姓就会成为一个很要命的问题。</p>
或者还可以说得再直白一些:朱皇帝为什么要从江南往山东迁移百姓?</p>
不是因为江南的土地不够给这些百姓分配,而是朱皇帝想要推动南北之间的融合,尽量消除掉南北之间的隔阂。</p>
如果把一个地方来的百姓集中安置到一个村,两者之间的融合速度就会无限期延长,甚至有可能产生江南来的百姓之间彼此抱团,登州本地百姓也彼此抱团的现象。</p>
略微斟酌一番后,杨少峰又让跛五把登州府同知徐良也喊了过来。</p>
“这次从江南迁移过来的一千户百姓,把他们分开安置到登州府的十个县,让每个县都把他们分散安置到县城和下面的村社。”</p>
杨少峰一边斟酌着一边说道:“告诉那些官老爷们,让他们各自跟百姓们说明白,不许有人仗着自己本地人的身份欺负这些从江南迁移过来的百姓。”</p>
“要是被人告到本官这里,本官可不会轻饶了他们这些官老爷。”</p>
“还有,让那些官老爷们告诫治下百姓,以后把“南蛮子”这个词给本官忘掉,谁也不许在江南百姓面前提起。”</p>
实际上,这才是百姓迁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本地百姓对待外来百姓的态度。</p>
对于本地百姓而言,外来的百姓不是亲朋好友,而是来抢夺资源的外人。</p>
尤其这些百姓还是江南来的。</p>
“南蛮子”这个称呼绝对不是什么好词儿,但是又普遍存在。</p>
这种自南北宋时期就已经存在,历经胡元近百近的统治之后又被无限度放大的隔阂,无疑又会加大本地百姓对于江南迁移来的百姓的敌视心理。</p>
要是不提前打好招呼,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少乱子。</p>
等登州府同知徐良和蓬莱知县徐敬玉都应下后,杨少峰又继续说道:“还有就是这些百姓的户籍和土地问题,让那些官老爷们全部参照登州本地百姓办理,该登记的登记,该分地的分地,总之就四个字儿,一视同仁。”</p>
(/15164/15164508/1440953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