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一炉窑如果能烧出来六万块砖,就足以供应十二户人家盖房子所需。</p>
如果再算上并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是一起开工建造,用到青砖的时间也有早有晚,可能这一炉砖都够二十四户人家同时使用,当这一炉青砖消耗的差不多了,下一炉砖也差不多该烧好了。</p>
想到这里,杨大知县干脆离开了砖窑,一路直奔砖窑西边不算太远的西河村,寻到了正带着西河村十几个青壮拆屋子的西河村社长王五七。</p>
杨大知县直接让人把王五七喊过来,问道:“你们社里那些裂了缝的屋子,还能撑多久?情况最坏的屋子又能撑多久?”</p>
王五七被杨大知县问得有些懵逼,回过神来后才伸手指着正在拆除的屋子,说道:“大老爷请看,这座屋子是王二家的,他家的裂缝最大,如果不拆了重建,估计只能撑到明年开春,要是碰上几场大雨的话,很可能撑不到明年秋收。”</p>
“至于其他人家里的屋子,因为裂缝不像王二家里的这么大,所以只要修修补补就行,再撑个三年五年的应该没问题。要是运气好,不碰上地龙翻身,可能再撑个十年八年也没事儿。”</p>
从王五七嘴里听到确切的答案后,杨大知县才勉强放下心来。</p>
论到对屋子的了解,王五七他们这些老百姓肯定要比自己这个知县更了解,他说能再撑个三年五年,那这些泥坯房子肯定能再撑上三五年,最起码撑过明年夏天应该是没问题的。</p>
这样一来,宁阳县百姓盖房子的时间就变得充裕起来。</p>
暗自琢磨一番后,杨大知县才对王五七吩咐道:“那你们就好好干吧,地基打结实点儿。另外,村子里给本官留一空能建前后三进院子的空地出来,以后要用来建社学。”</p>
王五七微微一怔,随即满脸痛苦的问道:“社学?”</p>
杨大知县嗯了一声道:“就是社学,以后城外每个社里都要建一所社学,村子里的娃子直接在社学里读书。”</p>
“你给本官听好了,你们村有多少个该读书的孩子,本官心里可是一清二楚,要是让本官知道谁家拦着孩子不让去读书,小心本官把你们抓回县衙里抽鞭子,记住了么?”</p>
王五七听到不是让自己去社学读书,当即就把脑袋点得像小鸡吃米一样:“大老爷放心,小的也会好好盯着他们,要是真有拦着孩子不让去读书的,不用大老爷动手,小的就先揍死他们。”</p>
……</p>
亲自把宁阳县八社十六闾都走了一遍,跟各个社长、闾长们确认过百姓房屋受损的情况之后,杨大知县就再一次开启了咸鱼摆烂模式。</p>
直到朱标带着朱老二和朱老三兄弟两个,在常茂和常升兄弟的护卫下再一次来到宁阳县。</p>
(/15164/15164508/15746375.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