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章(2 / 2)

朱慈煌小脸紧绷,奶声奶气的喊了一句。</p>

“臣等谢殿下。”</p>

待群臣起身后,首辅温体仁站出来拱手道:“太子殿下,今日臣等奏请召开朝会,乃是为了商议,关于革新盐政之事。”</p>

朱慈煌看了眼站在自己身侧的王承恩,见对方轻轻点头,这才开口道:“本宫年纪尚幼,首辅和诸位先生商议就好,本宫在这里听着就行。”</p>

他这番话,还是在上朝前,王承恩交给他的,能够不打磕巴的说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p>

温体仁对此也不意外,毕竟也不能指望一个刚断奶的娃娃,拿出做出什么决断不是?</p>

“臣遵旨。”</p>

温体仁躬身应了一声,转身面对群臣,将朱由检的旨意,大体的复述了一遍。</p>

“关于革新盐政,诸位都说说吧。”</p>

皇帝不在,太子年幼,自然要由温体仁这位内阁首辅来主持朝会。</p>

他的话音一落,宋应星就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p>

“太子殿下,首辅,臣有本奏。”</p>

“宋祭酒,但说无妨。”</p>

温体仁伸手示意道。</p>

宋应星轻咳一声,朗声道:“殿下,首辅,盐者,民之所必需……”</p>

不得不说,宋应星对大明盐政的情况很是熟悉。</p>

详细的将大明的盐政优弊,都说了一遍,从开中法一直说到了纲法。</p>

待其说完后,温体仁眉头一挑。</p>

“那宋祭酒,对革新盐政,你有什么好主意吗?”</p>

“首辅,两淮之盐占天下一半,长芦、江浙等地加起来才有一半,下官以为,只要解决了两淮的盐政问题,其他盐场的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p>

“而想要解决两淮盐政的问题,首要就是解决私盐的问题。”</p>

“下官说一句僭越的话,之前私盐最大的来源就是各地的藩王,现在藩王的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剩下的就是勋贵、朝臣。”</p>

“还有就是往来各地的官船,朝廷欲要整顿私盐,那就要下重手,处置这些夹带私盐的官船,杀一儆百。”</p>

“臣附议!”</p>

宋应星的话音一落,户科给事中段国璋就率先站了出来。</p>

温体仁看向户部尚书郭允厚。</p>

后者出班道:“臣以为宋祭酒说得对,但还不够。”</p>

温体仁转头看了眼朱慈煌,对郭允厚道:“郭部堂,说说你的想法。”</p>

“诸位,陛下的旨意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是要完全革新现在的盐政,而不是单纯的打击私盐。”</p>

“本官的意见是,重新制定食盐专卖制度,先行的纲法已经不适合现在大明。”</p>

底下的人说得热闹,玉阶上的朱慈煌有些急了,坐在那里和郑森挤眉弄眼的。</p>

“殿下,您还得再坚持一会儿。”</p>

王承恩小声提醒道。</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