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朱允熥:二哥,你脑袋咋了?(1 / 2)

吕氏和朱允炆的打,注定是白白的挨了,朱元璋都尚且不曾说什么。</p>

就算第二天早朝,文官们知道了,以各种理由弹劾朱允熥,那又如何?</p>

老朱要是惩罚,就不会反而被朱允熥教训一通,灰溜溜的走了……</p>

当然,第二天的早朝,注定会有文官拿这个说事儿。</p>

若是没有,也就罢了。</p>

若是有,朱允熥可不介意收拾他们。</p>

毕竟,文官本来就是朱允熥的目标啊。</p>

无论是顺利当太孙登基,还是造反登基。</p>

朱允熥都注定要跟文官刚下去,把他们收拾的服服帖帖,让他们把那点儿小心思收起来,才行!</p>

这些暂且不谈,反正这一夜,朱允熥睡的那是相当舒服。</p>

有人开心,就有人不开心。</p>

吕氏和朱允炆,就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p>

不仅因为他们的头疼,更因为心里那口气下不去。</p>

所以,经过吕氏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她就把朱允炆叫来。</p>

朱允炆头上裹着一小圈白布。</p>

他被朱允熥砸了一下,就晕了,虽然也是头破血流,但没吕氏那么严重。</p>

吕氏遭了好几下。</p>

这女人也是头硬。</p>

“娘,您叫我来做什么?”</p>

朱允炆心里还不舒服呢,皇爷爷昨晚没有处罚朱允熥,他又不敢去找朱元璋问……</p>

说他被吕氏教废了,吕氏还不服。</p>

朱允炆从小被吕氏灌输妇人思维,又读了许多儒家书籍。</p>

没培养成一个人才,倒像个有文化的妇道人家。</p>

虽然他一肚子坏水儿,可胆子却不大。</p>

你让他去找朱元璋,他不敢啊!</p>

吕氏也没打算让他去找朱元璋,她就对朱允炆说:</p>

“我儿……来,这里有白布,多给你头上缠几圈,你就去早朝上,装可怜就是。</p>

届时,不需要你说什么,满朝文官自会为你说话……</p>

皇上不给咱们做主,那群文官不能坐视不理……毕竟,咱们是一个利益群体……”</p>

吕氏是有点脑子的。</p>

人家从来不想着拉拢武勋,因为她知道,她和武勋们就没那层关系。</p>

但是吕氏的娘家,却世代是文官,吕氏父亲吕本,当过礼部尚书。</p>

所以吕氏祖上,就是历朝历代的文官集团里的一份子。</p>

吕本也是明初文官集团的一份子,后来和浙东文官集团走得近,也就促成了吕氏和朱允炆,跟文官集团达成了利益共同体。</p>

朱允炆未来上位,则武勋落寞,文官崛起。</p>

这就是文官们会支持朱允炆的原因!</p>

朱允炆此刻明白了母亲的意思,说:</p>

“娘,我只需如此上朝,什么也不必说,那群文官就会以各种理由,弹劾朱允熥。</p>

如此一来,既不会显得是我要追究此事为难皇爷爷,又能借文官之手让皇爷爷不得不惩罚朱允熥……”</p>

“不仅如此,朱允熥此举,殴打母妃,残害手足,这样的名声,他还想争储君之位?”吕氏冷冷的说。</p>

朱允炆眼睛一亮:“如此说来,他动手打我们,虽然图一时之快,实际上却把自己推入深渊……”</p>

吕氏点头:“还需看你,在朝堂上如何表现,切记,也不可过头,过犹不及……”</p>

“孩儿明白……”朱允炆多自信啊。</p>

他读了多少书啊,自认为自己厉害着呢。</p>

吕氏也说:“我儿有大智慧,大聪明……”</p>

朱允炆自信一笑,就缠了几圈白布,一副头上的伤,相当严重的样子,随即大步离开东宫!</p>

路上碰到太医,太医都懵了。</p>

不是,就唾沫大小一块伤,谁给他缠成这样的?</p>

……</p>

朝堂之上。</p>

今天热闹,文武百官齐聚。</p>

朱允熥早早就来了。</p>

昨天打断册封太孙仪式,今天他得继续露脸啊,以后早朝不能少了他。</p>

不光是要来凑热闹,更是来学习老朱是怎么上早朝的,以后他也得主持朝会啊。</p>

对于他的到来,百官都挺疑惑。</p>

也没听说陛下让皇三岁参与朝会啊?</p>

但是大家都没有问,如果他们要问,朱允熥就说有圣旨让他参加。</p>

圣旨呢?</p>

他能现场写一个,用玉玺盖印……</p>

谁又能不认呢?</p>

朱允熥不仅来了,还毫不避讳的跟一群淮西武勋打得火热。</p>

蓝玉和常升、常森他们就不说了,都笑嘻嘻的和朱允熥说话。</p>

然后朱允熥就看向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将军,拱拱手说:</p>

“颍国公!”</p>

那老将军正是已经六十多岁的颍国公傅友德,他也赶紧回礼,说:</p>

“三爷,您客气。”</p>

“老将军哪里话?以后,允熥要坐拥这天下,还望颍国公多帮衬……”</p>

傅友德懵了,殿下说话真直啊,关键还不分场合,在奉天殿上,当着文武百官就这么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