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打着打着,匈奴人就被打残了。</p>
卫青笑了笑,道:</p>
“太子殿下,您别听去病吹得那么玄乎。”</p>
“其实如果没有金幕出现的话,咱们大汉就算能再击败匈奴一百次,但终究也是征服不了草原的。”</p>
霍去病翻了一个白眼。</p>
“那可未必。”</p>
汉武帝看到霍去病这少年心性的模样,忍不住哈哈地笑了起来。</p>
“卫青说的是对的。”</p>
“金幕给大汉带来的,可不仅仅是火器而已啊。”</p>
就算不提《工业革命》,单单是商业税、科举等制度,就极大地提高了大汉的国力。</p>
打仗打的就是钱!</p>
国力强了,国库钱自然就多了。</p>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上一次霍去病和卫青出征,每一名大汉骑兵所配备的战马就达到了五匹!</p>
多了两匹战马来背负补给,大汉骑兵的作战能力直接提高了将近四十天。</p>
这什么概念?</p>
就算四十天是一个来回,打个对折,就是提升了二十天的作战范围。</p>
按骑兵一天行驶百里来算,大汉骑兵可出击的范围也提升了两千里!</p>
若是再加上《工业革命》,那简直就是只能用原地起飞来形容了。</p>
汉武帝带着笑意,开口道:</p>
“能得到金幕,真是华夏对朕和大汉的眷顾啊。”</p>
贞观世界之中,李治大感疑惑。</p>
“父皇,这倭军怎么搞的,竟然如此不专业?”</p>
李世民摸着胡须,笑了笑,看了一眼下面的群臣。</p>
“药师,茂公,你们谁来说说?”</p>
李绩闻言,下意识看向李靖。</p>
李靖眼睛不知何时已经闭上,一阵昏昏欲睡的模样。</p>
老滑头!</p>
李绩心中暗骂一声,无奈地开口。</p>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从刚刚金幕中倭军将领争吵的内容来看,无论天气还是补给问题,他们心中都是有数的。”</p>
“啊?”李治越发愕然,“既然心中有数,又怎么会搞成这种样子?”</p>
李绩摸了摸鼻子,看了一眼李世民。</p>
李世民若无其事,就好像一个正在等待家庭教师给儿子补课的家长。</p>
李绩无奈,只能开口道:</p>
“有数归有数,但殿下别忘了,倭国真正的统治者是谁。”</p>
李治顿了好几秒,突然恍然大悟。</p>
“丰臣秀吉!是丰臣秀吉的命令让这些倭军将领不敢违逆!”</p>
李绩点了点头,道:</p>
“没错。丰臣秀吉都已经下令要全军出动了,纵然这些倭军将领知道补给不够,知道天气即将变冷,他们又有什么办法?”</p>
“丰臣秀吉就是倭国的国王,谁敢背上抗旨不遵的罪名?”</p>
李治傻眼片刻,突然心中一动,忍不住道:</p>
“这丰臣秀吉,不就是第二个李隆基么!”</p>
(/98654/98654291/18985784.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