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也调查过,王先生曾任县尹的旌德县一带,农业水平、作物产量较之其他地区,有明显提升。”</p>
“若这些理论能全国推广,当能惠泽大明百姓。”</p>
“这些事情由你们来做,是最合适不过的。”</p>
说罢,朱允熥以指腹轻轻敲了敲桌面。</p>
面色之中也隐现出一抹激动之意。</p>
他手头上的番薯就算以他所能做到的条件,不间断地进行翻番,从现在到有足够的种苗,再到往下推广种植,这个时间少则数年,多则上十年。</p>
想要提升大明的人口,减少死亡率。</p>
就得在当前的农业基础上下功夫。</p>
而当他的话音落下。</p>
之前一直有礼有节,进退有度的王应辛竟是微微愣住了,这让乾清宫内陷入了一片沉寂。</p>
王应辛张着嘴诧异地看着朱允熥,甚至有些失态。</p>
他不理解。</p>
面前这个温润儒雅,对先祖父呕心沥血了一生的著作内容侃侃而谈的少年帝王……当真是他之前听说的那个玩物丧志的“昏君”?</p>
这怎么可能?不可能!</p>
他若是玩物丧志,何以会对先祖父的著作如此了解?何以附议登基,首先想的便是生民百姓的生存和福祉?</p>
虽然祖父已经去世多年。</p>
但他并没有忘记。</p>
从前祖父还活着的时候,常常忧郁叹气。</p>
不为别的,而是郁郁于他呕心沥血的著作得不到推广,郁郁于前元统治者的苛政暴政。</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