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与朕共谋盛世(1 / 2)

“要让百姓们知道,干旱可能还会继续持续下去,挖渠是为了他们将来能够不再靠天吃饭。</p>

要让他们明白,朝廷拿出如此庞大的钱粮,是真切的想让他们吃饱饭,让他们拿出全部的精力来,用最快的效率完成这次自救。”张世康强调道。</p>

“臣刚才所言的徭役改雇佣也好,取消商引也罢,其实都是在解除朝廷给百姓的各种禁锢。</p>

而咱们大明目前的户籍管理政策,仍旧对百姓存在着巨大的禁锢。</p>

比如朝廷将百姓分作商户、军户、农户、匠户等等,使匠户的子嗣只能为匠户,军户的子嗣只能为军户。</p>

臣不否认太祖皇帝当年的这项政策,曾因为当时的朝廷局势,起到过积极作用。</p>

但不论是陛下还是诸位阁老,也无法否认这项政策会一定程度上限制百姓的主观能动性。</p>

哦,主观能动性的意思就是,比如张三是个匠户,李四是个军户,张三的儿子想考科举,也有这个天赋,但朝廷只允许他继续子承父业当匠户。</p>

而李四的儿子也不想当军户,却拥有着匠户的天赋,想成为一个匠人。</p>

但朝廷的硬性规定,使得他们只能成为一个不合格的匠人,一个不合格的军户。</p>

然而他们本来可以成为一个进士、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铁匠、木匠,这是他们喜欢的行当,不仅能实现自我价值,也能为朝廷做出贡献。</p>

这些施加在百姓身上的枷锁毫无意义,是对人才的巨大浪费。</p>

臣以为,朝廷应当趁着这个机会,主动为百姓们解除枷锁,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p>

众所周知,古代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倘若朝廷能主动解除掉这些枷锁,谁能否认未来我大明不会再次出现百花齐放的景象呢?”张世康苦口婆心的道。</p>

后世那种勃勃生机犹如万物竞发的景象犹在眼前,奋斗了也将近两年了,如今大刀阔斧,何其快哉!</p>

崇祯皇帝面色平静没有立即回答,但心里也觉得张世康说的有道理。</p>

户部尚书海中期想了想道:</p>

“侯爷,户籍政策确立的初衷,是太祖皇帝为了保证各行各业皆有从业的百姓。</p>

匠户低贱,倘若取消了这项政策,朝廷可能没有工匠可用,其他行业也是如此。”</p>

匠户是什么?不过是官老爷们的奴仆,朝廷里带着锁链的工奴罢了。</p>

军户也同样如此,全是军将老爷的农奴。</p>

就是现在的大明士兵,也仍旧被全天下人瞧不起,都是吃不上饭没了活路的人才会去考虑的行业。</p>

“那便提高匠户的地位!”张世康毫不迟疑的反驳道。</p>

“不论是匠户还是军户,亦或是其他不受待见的行业,真正的症结不在你所考虑的担忧中。</p>

诸位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了,臣以为,各行各业无所谓谁卑贱谁高尚。</p>

匠人怎么了?没有匠人,谁给你造房子?谁给你打制兵器?</p>

若匠人能够研制出更厉害的火器、更结实的盔甲,朝廷就能用这些精良的装备去打更多的胜仗。</p>

打了更多的胜仗,就能收复失地,从敌人手中攫取更多的财富。</p>

有了这些财富的反哺,朝廷就可以办更多的事。</p>

我等身上穿着的衣服、用的茶碗瓷杯、吃的粮米,无一不是匠人的功劳。</p>

我不管天下百姓怎么想,倘若诸位也敢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我张世康第一个不答应。”张世康有些生气的道。</p>

某些行业的人被天下人认为是低贱的,这其中看起来是百姓看不起,究其根源,仍旧是朝廷的问题。</p>

朝廷没有做好引导,没有做好宏观上的调控。</p>

见张世康一脸的虎视眈眈,诸阁臣都沉默不语,最后还是海中期继续说了自己的担忧:</p>

“若放开此限制,那是否商贾之子嗣也可以参与科举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