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的话掷地有声,殿外的刚才还大声劝谏的声音顿时没了。</p>
若说廷杖是他们所期待,还能鼓舞士气的话,那杖毙就完全不对味儿了。</p>
廷杖只是身体受点苦罢了,还能为士林敬仰,之后说不得就能青史留名,但至少还活着。</p>
杖毙虽然必定可以青史留名,可……人都死了,名又有什么用?</p>
一种别样的气氛开始蔓延,不少朝臣当即就打起了退堂鼓,都看向打头的郑三俊和刘宇亮。</p>
内阁首辅刘宇亮也有点头疼,以他对天子的了解,如此大的阵仗,若是往常天子早该妥协了。</p>
可如今非但没有妥协,竟然说出此等话,一时间竟也心生惧意。</p>
自打张世康入了朝,他就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够了解天子了,这真是个坏消息。</p>
“元辅,我等还接着死谏吗?”一个御史面露怯意的小声询问。</p>
虽然是询问,但退意已然表现出来。</p>
刘宇亮自打听到崇祯皇帝的话,眉头就没有舒展过,他拿不定主意,便与吏部尚书郑三俊商议起来。</p>
众人都明白,刘宇亮虽然是内阁首辅,但若论在东林的话语权,郑三俊才是最高的。</p>
倘若不是大明一直都有吏部尚书不入阁的潜规则,内阁首辅当是郑三俊才是。</p>
“依老夫看,陛下可能也只是恐吓我等。</p>
陛下还专门言明一刻钟后,想来也是给我等考虑的时间。</p>
唉,只是陛下心思究竟如何,老夫也琢磨不太透。”</p>
郑三俊也是头一回见到天子这么坚决,虽然他的分析有点道理,但在场的人却仍旧都皱着眉头。</p>
这就是在赌啊,赌天子是不是真敢将他们杖毙,真敢将他们革职。</p>
可是,这是在赌命啊?</p>
即便是革职,也是大部分人都不能承受的后果。</p>
他们能爬到这个位子,不知道耗费多少心思,若是被革职,一切的努力可就白费了。</p>
“用章兄,不若先行回去,我等从长计议?”刘宇亮冲郑三俊提议道,用章乃是郑三俊的表字。</p>
刘宇亮也不想赌,但他也不会直接说出来。</p>
“唉,只得如此了。”</p>
见两位大佬如此说,在场的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p>
不多时,乾清宫外的朝臣便互相搀扶的站起了身,奔着宫门离去。</p>
不过也有例外,乾清宫外仍旧跪着五六个人,其中打头的赫然便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邦华。</p>
他对郑三俊等人的退缩嗤之以鼻,他与那群人本就不对付,之所以反对这道诏令,非因己利,而是出于为大局计。</p>
他大抵上承认,如此乱局,倘若有在军事上惊才绝艳者站出来统揽全局,对朝廷或许大有裨益。</p>
但是同样的,若此人乃是居心叵测之辈,如此做法,就是将大明推入万劫不复之地。</p>
两宋之前,不知有多少皇权更迭是因为统兵将领造成的。</p>
两宋之后为何这种情况消失,就是因为自此之后再没有军权为一人掌控的情况。</p>
天子如今所为,便是忘记了前朝的教训。</p>
他李邦华即便身死,血溅宫墙,也当使天子警醒,迷途知返。</p>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死谏,死谏,一言死便退却,一点骨气都没,真是枉为读书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