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最后一题,林尘看着这个问题描述,如何看待圣人的仁。</p>
实际上,这个问题太广了。</p>
而林尘早已思考完毕,便是直接写道:</p>
“‘天之爱人也,薄于圣人之爱人也;其利人也,厚于圣人之利人也。’</p>
圣人之仁,爱人和利人,但这种爱与利,带有私心和目的,因此要推崇无私纯粹的爱,也就是我要说的,兼爱。”</p>
于是,林尘将墨家的思想,开始长篇论述。</p>
说完之后,林尘又是接着写,批判了圣人之言一些不对的地方。</p>
“圣人所言奢华丧礼和婚礼,过于偏颇,虽在表面推广礼仪,实际却是利用礼事活动揽财挣钱,强调厚葬久丧之风会造成百姓疏于耕种,耗费钱财。”</p>
“圣人所提倡一些君子行为,乃伪君子也。因循守旧,着古服、说古言,乃是历史的倒退。对坏人的仁,是对好人的不义。”</p>
“圣人所言天命不可违,若是天命不可违,在灾难来临前,在外敌入侵时,百姓还有心思和想法去反抗和斗争吗?”</p>
林尘洋洋洒洒,直接写满。</p>
写完之后,林尘满意点点头。</p>
“好了,第一天搞定,等第二天吧。”</p>
到了第二日,新的试卷发了下来,第二天的试卷,就是策论了,也就是后世的申论。</p>
林尘看了看题目,当见到策论题目的时候,不由眼睛一亮:“这题目,不愧是被我炸过茅坑的祭酒,的确有些水平啊。”</p>
策论有几道题,比如如何练兵,还有如何处理地方的政务,让朝廷能更快知道地方的信息,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再有一题,又是讲到目前,大奉境内仍然有对亲王的分封,封地仍然存在,当然省郡县制还是存在,那么该如何处理,亲王的封地与地方的政务有冲突该怎么办?</p>
这些问题都很实际,林尘是真没想到,胡俨能有这种思考。</p>
“不愧是国子监祭酒啊,我还是小看了。”</p>
林尘有些笑意,国子监教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基础的有算学、书学、律学,还有四门学,四门学往上有太学和国子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医学之类的。</p>
而胡俨,毫无疑问是国子学里的佼佼者。</p>
“行,我就来回答一下。”</p>
林尘开始提笔,练兵这个简单,将现代的一些法子一说。</p>
然后是第二题,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掌控。</p>
林尘想了想,直接写出了一个法子:校尉复员!</p>
实际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在整个中国古代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在封建时代,中央对地方的掌控,从来没有深入过,皇权不下乡,就是这个意思。</p>
只有到了近代,伟大的教员提出了创造性的解决之法,那就是士兵复员,回到地方担任要职,然后发展组织,如此一来,这个问题就完美解决。</p>
因为复原的士兵,有荣誉加身回故乡,又有安排,那自然是忠心于国家!</p>
有了这些复原的将士作为钉子,皇权就能一点点的往地方渗透扎根,然后铺开。</p>
写完这第二个问题,林尘又看向第三个问题,封地和郡县的这个问题。</p>
对于这个问题,林尘自然是拿出了柳宗元的《封建论》,这就是论分封和郡县,只需要剔除里面一些涉及到中国朝代的论述就行。</p>
林尘答题飞快,而其余考生,则是有些冥思苦想。</p>
包括王浪和卢凌云在内,他们都是皱着眉头。</p>
“这也太难了!”</p>
卢凌云紧锁眉头,第一天的题目还好,可这第二天的策论,真的太难,这些问题,他该怎么回答?</p>
总感觉怎么答,都是错的。</p>
毕竟林尘有跨时代的思想,完全就是降维打击,而卢凌云他们再怎么天才,在没有足够的认知前,对于这些问题,也只能从他们局限的角度去回答。</p>
林尘写得飞快,很快就是第二天的试卷写好。</p>
“只有最后一天了,最后一天的诗词,那就简单多了,闭着眼写。”</p>
林尘哈哈一笑,诗词可真是太容易了,中华五千年,什么诗词没有,就算是最不出彩的明代,也有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名垂千古啊。</p>
“这一次,我看你们怎么和我斗?这状元,本公子拿定了!”</p>
(/18222/18222522/1750001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