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十四年五月初一。</p>
傍晚时分,李定国来到了距离西宁堡百里的西平堡。</p>
西平堡的情况和附近其他堡垒一样,除了城墙破损外,城中也都是没有一兵一卒。</p>
明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西平堡。</p>
“两位大人,”传递消息的驿兵来到李定国和李过身边说道:“总督大人亲率平辽大军出长城进入草原了。”</p>
“去草原做什么?”李定国有些疑惑。</p>
“北面的长城已经被毁,为了驱离长城附近的建奴主力和蒙古部落,总督大人决定出兵草原。”驿兵回答。</p>
“总督大人这么做合情合理!”李过点头。</p>
李定国刚要点头表示认可,忽然意识到一个大问题。</p>
他转身询问身旁的李过:“你说...如果建奴主力会不会不在草原上?”</p>
“不在草原上?”李过皱了下眉,“不能吧?”</p>
“广宁之战后,各部探马都汇报说建奴兵主力退往草原方向。如果一个探马这么说,消息可能有误,但所有探马都这么说,这件事应该错不了。”</p>
听完李过的分析,李定国也对自己的猜测产生了一些质疑,摇着头说道:“或许是我多虑了。”</p>
“等等,”李过伸出右手悬在空中,“如果建奴主力不在草原,那你觉得会在哪里?”</p>
“那里!”李定国指向东南方向,“海州卫附近!”</p>
“为什么是那里?”李过又问。</p>
“现在我军主力在北,南面兵力空虚。不过南面的大海上有水师镇守,再加上大凌河西岸是我军的地盘,所以唯一的破绽只能是东南一带。”李定国认真说道。</p>
“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李过也开始担心起来,“要不咱们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总督大人吧?”</p>
李定国点头:“告诉肯定是要告诉的,但有两个问题。”</p>
“首先,总督大人不一定信。毕竟咱们就在东南方向,截止到现在尚未发现建奴的踪迹。”</p>
“其次,平辽大军的主力已经进入草原。就算总督大人相信,也不能直接撤退,无功而返对军心影响非常大。哪怕咱们有建奴主力在东南方向的铁证,平辽大军短时间内也无法快速从草原撤离,否则会引起溃败。”</p>
“既然如此,咱们不如先找证据!找到证据后再告知总督大人。”李过提议。</p>
“我也正有此意,”李定国挥手招来亲兵,让他们派出大量探马查探敌情。</p>
五月初二的中午,明军探马抵达了吴家坟附近。</p>
吴家坟看似是一个村子的名字,实际也是一个村子。</p>
不过这个村子比较特殊。</p>
四周有土城墙,墙上有箭楼,炮台等防御器械。</p>
这里曾是明军在辽河西岸的屯兵之所,村中的百姓也多为随军家属。</p>
万历二十二年夏,名臣李化龙在这里使用空城计,斩杀来犯的蒙古福余部首领伯言儿,击败蒙古巴林部,并射伤了巴林部首领把兔儿。</p>
明军探马先是围着破败的吴家坟村绕了几圈,然后分兵两路。</p>
一部分人进入村中搜索,另一部分人继续向前,朝西宁堡进发。</p>
当天傍晚,探马来到李定国身边:“吴家坟村空无一人,但是西宁堡内有建奴踪迹。”</p>
“西宁堡有多少建奴?”李定国有些吃惊。</p>
西宁堡在辽河西岸。</p>
现在明军势力在西,建奴的地盘在东。</p>
明军收复西宁堡是肯定会在西面发起进攻,届时西宁堡内的守军会面临背水一战的不利局面。</p>
除非陷入绝境,否则任何一个将领都不会让部队背水作战。</p>
探马回答:“末将的人在距离西宁堡还有二十里的时候,就遇到了数十建奴探马的驱逐,根本无法抵近侦查,所以不知道那里具体有多少建奴。”</p>
“数十建奴探马?”李定国问。</p>
“是。”</p>
“坏了,”李定国直接站了起来,“建奴主力必然在西宁堡一带,否则不会有这么多探马,更不会在辽河西岸驻扎!”</p>
旁边的李过也站了起来,开口询问:“怎么办?是不是立刻告知总督大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