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进来吧!”崇祯淡淡地吩咐道。</p>
一阵脚步声中,内阁首辅范景文带着谢三宾和王家彦走了进来。</p>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范景文率先说道:“王永吉率领平辽大军不但成功收复锦州,还重创了建奴,实乃我朝未有之大捷也!”</p>
“哈哈哈,确实是一场大捷!”崇祯故意放声大笑:“要赏,重重地赏!”</p>
提到赏字,站在旁边的谢三宾眼神瞬间黯淡了下去。</p>
他是户部尚书,掌管大明朝的国库钱粮。</p>
国库里的存银他掐着手指头都能数清楚。</p>
现在发赏,国库里的银子根本不够!</p>
为了不被崇祯注意到自己,谢三宾像是即将被老师提问的学生一样,低下头不与崇祯对视。</p>
“主帅用兵有谋,将士战场用命,确实该赏!”范景文附和道。</p>
“王家彦,”崇祯吩咐:“兵部一定要按照制度给平辽大军核算赏银和抚恤银!该给的钱一定要给,绝不能不给或者少给。当然了,也不能多给,毕竟朝廷有朝廷的规矩。”</p>
“臣领旨!”王家彦施礼后笑着说道:“此番攻打锦州,既有平辽大军的功劳,也有城中百姓的功劳!若不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城中起事,什么时候攻下锦州犹未可知。臣以为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收复辽东指日可待。”</p>
“真是得道多助,天佑大明啊!”王家彦发出了由衷的感慨。</p>
他说完之后,乾清宫内只有王承恩一个人笑着附和,其他人则静悄悄的站在原地没有说话。</p>
王家彦看了一眼范景文,又偷偷瞅了瞅崇祯。</p>
不知道他们二人心里在想什么。</p>
范景文叹了口气,抬头看向崇祯。</p>
此时崇祯也在看着他。</p>
君臣二人四目相对,瞬间就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p>
崇祯和范景文想的一样,锦州之战时建奴大意丢掉了城池,接下来的必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p>
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建奴甚至会在关键时刻对城中汉人百姓举起屠刀。</p>
(鸦片战争时,镶白旗副都统海龄听闻英军即将抵达镇江,他怕城中汉民勾结英军,于是在英军抵达前就对城中汉民进行了大屠杀(不问何人,胥用鸟枪击毙草莽无算))</p>
建奴本就视汉人百姓生命如草芥,发生锦州这件事之后,往后辽东百姓的遭遇可想而知。</p>
王家彦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他才有了收复辽东指日可待的想法。</p>
由于崇祯和范景文没有响应王家彦的话,现场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p>
王家彦本人也因此有些脸红。</p>
崇祯朝着王家彦摆了摆手:“王尚书的想法固然不错,但实际情况恐怕没那么美好。”</p>
“臣...”王家彦还想辩解什么。</p>
“王尚书还是赶快把平辽大军的赏银和抚恤银核算清楚吧。”崇祯打断了王家彦的思路。</p>
“是!”王家彦红着脸低下头。</p>
崇祯看向谢三宾:“谢尚书?”</p>
谢三宾浑身一颤,急忙施礼:“臣...臣在!”</p>
“货币改制进展如何?”崇祯问。</p>
谢三宾顿感头皮发紧。</p>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p>
自从他当上户部尚书之后,每天都在为货币改制而犯愁。</p>
因为他发现推行货币改制的难度比想象中还要大。</p>
阻力的来源既不是底层百姓,不是普通的商人,而是以士大夫为代表的利益集团。</p>
对他们来说,把手中的银子换成大明圆宝不但会损失利益,还意味着要向朝廷低头。</p>
如果只是损失短期的利益,士大夫们反而不会有太多反抗情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