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曹化淳(1 / 2)

货币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p>

大部分货币改革的本质都是掠夺民间财富,所以实施起来困难很大。</p>

以篡汉的王莽为例,他在位期间进行了四次货币改革。</p>

最终均以失败告终。</p>

尤其是始建国元年(王莽新朝第一个年号)的货币改革,失败到不能再失败。</p>

当时他废除了汉朝的五铢钱和第一次货币改革推出的刀币,改为金、银、龟、贝、铜等材质做成的二十八种货币。</p>

货币种类多,互相换算麻烦,流通的难度而知。</p>

民间为了便利,继续使用汉朝的五铢钱。</p>

王莽为此下令禁旧币,甚至禁铜、碳,凡是家中有铜碳者一律叛私铸钱币罪,五家连坐。</p>

然而,即便在这种高压态势下,新币还是推行失败。</p>

很多时候,有些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p>

正因为有这些失败的案例,崇祯才没有发行纸币而是推出了银币。</p>

老百姓认的银子吗?</p>

他们认死理!</p>

死理就是除了银子外,其他的都白扯。</p>

大明朝这次货币改革本质上也是掠夺民间财富。</p>

不同以往的是,其他朝代的货币改革是掠之于民,而崇祯的改革是掠之于商人,士绅等有钱人。</p>

究其原因是大部分银子都被这些人攥在手里,百姓手里的银子屈指可数。</p>

想要完成推行新货币的任务,必须和当地商人士绅打一场不流血的战争。</p>

“打仗”就要用人,该派谁去执行陕西的货币改制呢?</p>

送走范景文后,崇祯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冥思苦想。</p>

此事关系体大,不能出任何差错。</p>

“王承恩...”崇祯想了半天也没思绪,抬头看向身旁。</p>

“奴婢在。”王承恩俯下身子,侧耳倾听。</p>

“帮朕找一个人。”</p>

“皇爷想找什么人?打算让他干什么?”王承恩问。</p>

“找一个全能的人,让他去陕西的大明钱庄主持大局。”崇祯缓缓说道。</p>

“全能?”王承恩对这个词没什么概念。</p>

崇祯顿了顿接着说道:“首先此人要见过大世面,且足够忠诚。这里的忠诚不是忠于朝廷,而是忠于朕。”</p>

“其次要足够奸诈却不是很贪财,不够奸诈对付不了关中的士绅,太贪财会扰乱货币改制的局面。”</p>

“最后一点,大明钱庄不是朝廷的钱庄,而是朕的钱庄,所以此人必须是锦衣卫或者东厂的太监。”</p>

这...</p>

王承恩犯了难。</p>

如果只有前面两条,王承恩多了找不出来,三四十个还是能的。</p>

但是加上最后一条,之前的备选人员全部归零。</p>

“皇爷,“东厂提督王之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