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目光中闪现着一丝期望。
“我曾经说大哥的财在海上,这两日我夜观天象,发现财星高照于东方,而东方正是大海,我觉得郑大哥发财的机会来了,所以想和郑大哥商量一下,看有没有可能,咱们合作一把……”李云睿说完,眼睛盯着郑**看了看。
财星高照于东方,听了李云睿这种奇葩的理由,郑**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李云睿用这个理由确实有些蹩脚,但他似乎没有别的选择,他不能告诉郑**说,你父亲郑和明年年中,要率团下西洋宣威了,到时候我们跟着你父亲一起捞一票。
这话要是说出来,万一传到朱棣耳朵里,引起朱棣的不快,易弦更张怎么办?
所以,李云睿只能用玄之又玄的天象来当借口。
“小公爷,郑某对大海一无所知,更不知道海上的钱怎么挣?”郑**想了想,开口问道。
“郑大哥,我不知道怎么打铁,不也做出来炼钢工艺?我不知道怎么做账,不也建了大明银行?”李云睿笑了笑说道,“当老板不一定需要会做什么?而是看到机会,去做就行了,至于去做,找到合适的人就行了……”
听了李云睿的话,郑**点了点头,这道理郑和也跟他说过,思索了一下,说道,“不知道小公爷想怎么合作?郑某家无余财,囊中羞涩……”
郑**这么说,倒不是哭穷,他是真的穷。
郑和身为内官监掌印太监,也不过正四品的官职,在靖难过程中,跟着朱棣一起走南闯北,服侍朱棣的衣食起居,战场上也立了一些功劳,朱棣也赏赐了郑和一些财产,但大都被郑和送回云南,给自己家的兄弟姐妹了,也就是郑**的亲生父亲马文铭。
不过想想也是,郑和是太监,没有后代,天天住在宫里,也没啥开销,他对权力、财物没太多要求,把钱送给自己兄弟、姐妹,也是算是物尽其用。
郑**从云南来到南京之后,就住进了朱棣赐给郑和的外宅,平常家里的支应都是靠郑和的俸禄,四品官的俸禄月俸二十四石,半米半钞,有些时候发一些折色的布料、油盐之类的杂物u,除此之外,逢年过节会有一些相熟的官员,送一些年礼。但朱棣刚上台两年多,时间太少,郑家真没积累下多少资财。
“此事我已经有打算了,我准备建一个商号,总出资额五百万两白银,郑大哥去大明银行贷款五十万两,占一成份子……”李云睿说道。
“多少?”郑**听了李云睿说出来的数字,差点惊掉了下巴。
“五百万两,怎么了?”李云睿面色如常,淡淡的说道。
李云睿也不想搞这么大的数字,五百万两,相当于七千万贯,但如果不把盘子搞大一点,很多人会觊觎其中的份额,毕竟海贸赚钱之后,有很多人会动心想进来,李云睿拦都拦不住,到时候就让他们出点血,也是题中之义。
除此之外,李云睿并不想给郑**太多股份,海贸的利润,李云睿打算填补大明银行的资本,为以后实行银本位或者金本位做准备的,能拿出一成的份子,李云睿的心已经在滴血了。
给穆斯塔法李云睿不心疼,那是因为李云睿看中了阿拉伯半岛地下的石油,给郑**,只不过是想借郑和的势而已。
“小公爷,这个数字是不是有些大了……”听到李云睿再次确认数字后,郑**心肝乱颤,战战兢兢的说道。
“郑大哥,海上贸易的风险不在于大海上的风浪、海底的暗礁、沉船,而是要预防海盗、倭寇,规模小了出海,万一遇到海盗和倭寇,那我们就会倾家荡产。但当规模最够大时,我们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护航武装,到时候那些海盗、倭寇,想打劫我们,门都没有!”李云睿握着拳头,咬牙切齿,一本正经的说道。